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早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 2025-08-12 14:56:33 浏览次数: 62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本文引用格式:沈秋萍, 耿海峰, 孙文强, 等. 早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5, 28(5): 381-388. DOI: 10.3760/cma.j.cn113903-20241010-00673.



摘要


目的探讨早发型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这些危险因素的预测意义。

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早发型(发病日龄<7 d)GBS败血症患儿96例,根据患儿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36例)和非并发症组(60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pSOFA)及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Pediatric 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core 2, PELOD-2)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最佳临界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住院期间治疗情况等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高危因素对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pSOFA及PELOD-2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5和5.5分。(1)并发症组早产儿[30.6%(11/36)与5.0%(3/60),χ2=11.80]、母亲有临床绒毛膜羊膜炎[25.0%(9/36)与5.0%(3/60),χ2=6.50]和胎膜早破≥18 h[22.2%(8/36)与5.0%(3/60),χ2=4.99]、使用有创机械通气[36.1%(13/36)与13.3%(8/60),χ2=6.83]、首发临床表现为发热[22.2%(8/36)与3.3%(2/60),χ2=6.70]、反应低下[77.8%(28/36)与51.7%(31/60),χ2=6.48]、皮肤花纹[38.9%(14/36)与20.0%(12/60),χ2=4.07]、血白细胞减少[44.4%(16/36)与18.3%(11/60),χ2=7.59]、低白蛋白血症[27.8%(10/36)与3.3%(2/60),χ2=10.16]、pSOFA>4.5分[83.3%(30/36)与35.0%(21/60),χ2=21.11]、PELOD-2>5.5分[50.0%(18/36)与5.0%(3/60),χ2=26.66]、血及脑脊液培养双阳性的比例[25.0%(9/36)与0.0%(0/60),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血肌酐[(88.4±17.7)与(61.9±17.7) μmol/L,t=-6.02]、尿素氮[(3.7±0.4)与(3.4±0.6) mmol/L,t=-3.18]和乳酸水平[(7.5±3.4)与(5.8±2.2) mmol/L,t=-2.80]均高于非并发症组,血纤维蛋白原[(2.2±1.1)与(2.7±1.0) g/L, t=2.03]、pH值(7.3±0.2与7.4±0.1,t=2.04)和白蛋白水平[(28.2±3.9)与(31.9±4.2) g/L,t=4.32]均低于非并发症组(P值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儿(OR=6.642,95%CI:1.210~36.473)以及入院第1天的低白蛋白血症(OR=8.202,95%CI:1.184~56.811)、pSOFA>4.5分(OR=5.284,95%CI:1.573~17.749)和PELOD-2>5.5分(OR=8.464,95%CI:1.922~37.279)均是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3)早产儿以及入院第1天的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8(95%CI:0.523~0.724)、0.622(95%CI:0.517~0.719)、0.742(95%CI:0.642~0.826)和0.725(95%CI:0.624~0.811),这4个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68(95%CI:0.784~0.929)。

结论早产儿以及入院第1天的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的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容易发生并发症,临床需要提高警惕。

关键词早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并发症;危险因素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败血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疾病,常引起全身器官损伤,易并发脑膜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不仅增加病死率,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骨骼系统异常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既往研究多针对GBS败血症的发病危险因素[2-3,对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其预测价值,以使临床提高警惕,减少GBS败血症并发症,改善预后。


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排除合并严重先天性畸形和/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

研究期间早发型GBS败血症新生儿98例,排除合并重度肺动脉瓣狭窄1例及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余96例纳入分析。根据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36例)和非并发症组(60例)。

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CS010)。

二 研究方法

1.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1)早发型GBS败血症:血培养和/或脑脊液、或其他无菌体腔液培养证实为GBS感染,且发病日龄<7 d[4]513-516。(2)早发型GBS败血症并发症[5]979:包括感染性休克[4]72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803-804、原发炎症及迁徙性化脓性炎症或脓肿(如肝脓肿、心包炎、化脓性脑膜炎[4]520-521、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6]:白细胞计数增高:日龄>6 h~<3 d者≥30×109/L,日龄≥3 d者≥20×109/L;白细胞计数减少:任何日龄<5×109/L。(4)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4]793。(5)新生儿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 g/L[7]。(6)病理性黄疸[4]: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且血清总胆红素>102 μmol/L或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0.6 μ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55 μmol/L,或血清直接胆红素>26 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每天上升>85 μmol/L。

2.资料收集:回顾病历,收集患儿与孕母的临床资料,包括:(1)患儿的基本情况:性别、出生体重、入院日龄等。(2)围产期情况:母亲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有无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及胎膜早破。(3)患儿首发临床表现、入院第1天的辅助检查情况(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肾功能、凝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血培养及药敏试验、脑脊液相关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外院转入患儿收集外院入院日龄及入院第1天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3.评分表评分:(1)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pSOFA)[8]:pSOFA评估6个器官或系统:呼吸、凝血、肝脏、心血管、神经和肾脏,每个器官或系统计0~4分。患儿入院第1天(外院转入患儿外院入院第1天)每个器官或系统的分数相加得到pSOFA总分。(2)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Pediatric 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core 2, PELOD-2)[9]:用于评估中枢神经、心血管、肾脏、呼吸、血液5个系统或器官功能,每个系统或器官计0~6分。患儿入院第1天(外院转入患儿外院入院第1天)每个系统或器官的分数相加得到PELOD-2总分。

三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pSOFA及PELOD-2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最佳临界值。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的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 一般情况

96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中男55例,女41例;小于胎龄儿10例(10.4%);阴道分娩娩出74例(77.1%);孕母临床绒毛膜羊膜炎12例(12.5%);胎膜早破≥18 h 11例(11.5%)。早产儿14例(14.6%),非并发症组早产儿3例,出生胎龄分别为31+2、33和34周+1,出生体重分别为1 950、2 260和2 450 g;并发症组早产儿11例,出生胎龄(33.22.9)周(范围29+1~36周+3),出生体重(1 945.5 506.7) g(范围1 150~2 700 g)。

早发型GBS败血症并发症组共36例,并发症包括单纯感染性休克7例,单纯化脓性脑膜炎17例,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例,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

二 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绘制pSOFA及PELOD-2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ROC曲线,pSOFA曲线下面积为0.845,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650,约登指数为0.483,最佳临界值为4.5分;PELOD-2曲线下面积为0.816,灵敏度为0.500,特异度为0.950,约登指数为0.450,最佳临界值为5.5分。将pSOFA>4.5分和PELOD-2>5.5分纳入后续分析。

1.单因素分析:并发症组早产儿、孕母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孕母胎膜早破≥18 h、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均高于非并发症组(P值均<0.05)。见表1。并发症组发热、反应低下、皮肤花纹、血白细胞减少、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PELOD-2>5.5分、血培养及脑脊液双阳性的比例以及血肌酐、尿素氮、乳酸水平高于非并发症组,纤维蛋白原、pH值、血白蛋白低于非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图片

图片

2.多因素分析:以是否发生并发症为因变量,将以上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及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均是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图片

三 危险因素对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早产儿及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8、0.622、0.742和0.725。这4个指标联合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68。见图1和表4。

图片
图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早产儿及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8、0.622、0.742和0.725,4个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

注:a外院转入患儿外院入院第1天的结果;GBS: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pSOFA: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PELOD-2: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Pediatric 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core 2)


图片



讨论


GBS是一种兼性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常定植于女性肠道和生殖系统,是围产期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也是引起婴儿败血症及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0]。目前,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尚无定论,但一致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1]。本研究通过对2007年至2022年本院收治的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早产儿以及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可作为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早期预测指标。

一 早发型GBS败血症早产儿容易发生并发症

本研究显示,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预测指标之一为早产儿。一方面,早产儿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不成熟,发生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损伤细胞使其出现代谢障碍,线粒体肿胀抑制氧化过程,导致组织缺氧及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肺血管收缩而增加循环阻力,易发生心输出量降低和低血压,进而导致感染性休克[12]。另一方面,早产儿免疫防御功能不完善,病原体及其衍生物直接刺激机体组织及血管内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及化学因子并使其调节异常,进而激活内皮细胞引起微循环障碍[12],且由于早产儿免疫系统不成熟、吞噬细胞和补体活性缺陷,导致其对致病菌敏感性增加[13]。孕34周前因免疫球蛋白经胎盘传递少,母体抗GBS抗体的潜在保护作用很弱[14]。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补体不足,感染不易控制,与感染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增加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细菌及其产物易通过血液循环入侵脑膜,导致脑膜炎的发生,且对髓鞘和髓蛋白生成细胞产生不良影响,易导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5]

二 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的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易于发生并发症


本研究发现,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为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早期预测因素。相关文献证实,低白蛋白血症与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16-17。败血症发生后1周内血白蛋白可减少10~15 g/L,感染后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抑制白蛋白合成。此外,发生败血症时机体会出现发热和其他炎症反应,加速新陈代谢,体内大量白蛋白会迅速合成急性期蛋白,导致血白蛋白水平下降,且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和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也会导致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可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大量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使机体有效血容量降低,对多器官功能造成损害[7]。此外,血白蛋白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多核细胞产生氧自由基,然而败血症时机体会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体内促炎和抗炎失衡,自由基的活性不受控制,产生大量自由基,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导致身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促进败血症的发展[7]。GBS败血症的全身炎症会改变血白蛋白的功能和代谢,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感染患儿出现低白蛋白血症,需要提高警惕并应积极纠正,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 入院第1天血白细胞减少与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败血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者病死率高,血白细胞计数<4×109/L与败血症预后不良相关[18]。本研究单因素分析中,并发症组患儿血白细胞减少的比例高于非并发症组,与上述研究相符。但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未发现血白细胞减少是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考虑原因为血白细胞减少作为单一的血液系统指标,预测价值低于PELOD-2(可评估5个器官或系统功能,且其血液系统评估包含血白细胞减少)和pSOFA(可评估6个器官或系统功能);其次,各文献定义血白细胞减少的具体数值不同,可能影响其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18-19

四 入院第1天pSOFA>4.5分的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易于发生并发症


pSOFA可对包括新生儿在内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肝肾功能以及呼吸、凝血、循环、神经系统评分进行标准化,可评估器官功能障碍的数量和程度,为儿童败血症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提供标准[20]。入院时的pSOFA可作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患儿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8, 20-21。pSOFA可预测儿童严重败血症,其预测败血症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佳预测值是>6分[22]。本研究发现,入院第1天pSOFA>4.5分对GBS败血症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的评估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五 入院第1天PELOD-2>5.5分的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易于发生并发症


本研究发现,入院第1天PELOD-2>5.5分是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预测因素。PELOD-2评估了5个器官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和血液系统)的功能,可反映败血症的严重程度[23],常用于识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预测危重症儿童的死亡风险,在国内外儿童危重症领域广泛应用[24-25。pSOFA和PELOD-2虽然都是基于器官功能指标的评分方法,但pSOFA不能完全代替PELOD-2。因此,评估GBS败血症患儿是否易于发生并发症,不仅需要pSOFA,也需兼顾PELOD-2,进行综合判断。

六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偏小,GBS菌株未进行基因型检测,年份跨越大,且少数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患儿日龄有相关性,虽分析了日龄分布,但难以控制日龄对某些结果的影响。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扩大样本量,对GBS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并完善随访机制。

七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早发型GBS败血症的并发症主要为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产儿以及入院第1天低白蛋白血症、pSOFA>4.5分和PELOD-2>5.5分可较好地早期预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做好围产期GBS感染筛查及产时抗生素预防工作,减少GBS感染;加强围产期监测和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生后一旦诊断早发型GBS败血症,积极治疗原发病,警惕并及时干预上述高危因素。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