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地址: 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 100710
医学人文悦读|剖宫产:小伤口 大变革
本文引用格式:李丹麑. 剖宫产:小伤口 大变革[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23(5):358-360.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00421-00365
李丹麑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北京 100710
通信作者:李丹麑,Email:dannili@cma.org.cn,电话:010-85158479
剖宫产指经腹壁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过程[1]。日文的剖宫产有个霸气的名字,写作“帝王切開”,是从德语剖宫产一词“Kaiserschnitt”(Kaiser:皇帝;Schnitt:手术)直译过来的。在很多欧洲语言里,剖宫产也多有这样的字面涵义。
说到帝王, 很多人就把剖宫产的英文“caesarean section”和凯撒大帝的名字Julius Caesar 联系起来,误认为他是以剖宫产方式诞生的,故此命名。实际上,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caedo”,有“切、劈、砍”之意,跟凯撒大帝没有任何关系。以客观情况来看,凯撒大帝也不可能通过剖宫产出生。早在他之前的罗马王努马·庞皮留斯便在公元前八世纪颁布了剖宫产律。按此法律,要把奄奄一息的产妇的子宫切开,取出胎儿[2]—当时的医疗水平没有办法保证母子平安。而凯撒大帝的生母奥莱莉娅·科塔精力旺盛,甚至在凯撒成年后还担任他的顾问,一直活到了五六十岁。
人们把剖宫产这种非正常分娩形式套在圣人身上,起到神化的作用[3]。古希腊神话的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便是由父亲太阳神阿波罗从母亲科洛尼斯腹中取出来的(图1);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从其母右肋下出生,七日后其母去世。可见,连圣人的出世都伴随着母亲的牺牲,更何况凡人乎?在“人定不胜天”的时代,分娩更像是“一命换一命”。
同时代东方医学也有关于剖宫产的记录,比西方的详细可行。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印度医学巨著《妙闻本集》明确写道,“若孕妇死亡应即时行剖宫产,尽量为胎儿存活争取时间”[4]。而我国已知最早的且可考证的是《三国志·魏书》中关于汝南屈雍妻王氏的剖宫产记录,“生男儿,从右腋生,水腹下而出,其母自若,无他异痛,今疮已愈合,母子平安无灾无害也”。
不少西方医学史学家错误地认为穆斯林严格禁止剖宫产,但作为东方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阿拉伯医学,却保留了有关剖宫产的最重要、最有价值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5]。公元八世纪,著名的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完成了史诗巨著《列王纪》,其中就生动地描述了剖宫产,甚至提到了术中麻醉的情形[6]。公元十一世纪著名的科学家阿尔·比鲁尼是物理、数学、天文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集大成者,曾撰写过许多关于历史、医学和哲学的书籍。他的手稿中按照时间顺序提供了三个剖宫产案例,其中的插图清晰地描绘了全过程,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已知剖宫产图解说明(图2)[7]。
中世纪到十六世纪, 剖宫产的宗教意义大于医学意义。天主教强制实施死后剖宫产(postmortem cesarean section),将胎儿取出完成洗礼从而拯救其灵魂。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尽管有关于成功活体剖宫产的病例报道,但多数是道听途说,无从可考。
1610 年,德国医生特劳特曼进行了首次公开活体剖宫产,胎儿存活,但产妇在术后二十五天死亡[8]。当时医学主张不缝合子宫切口而任其自然收缩止血,这使得剖宫产产妇大都死于出血和感染[9]。
随着无菌操作、麻醉镇痛、输血、止血等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发明,剖宫产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挽救产妇生命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对剖宫产术式和技巧进行了更多的改良。直到1912 年克罗尼克医生发明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成为当今应用最广的一种术式[10]。
为提醒人们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提倡阴道分娩,国际剖宫产知识网(International Cesarean Awareness Network, ICSA) 将每年四月定为“ 世界剖宫产知识月(Cesarean Awareness Month)”。2018 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位女画家以此为主题创作了系列海报,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其中的一幅海报上, 母亲手抱着婴儿, 剖宫产伤口上方写着“ 这里发生过奇迹”( 图3,https://www.scarymommy.com/catie-atkinson-artist-birth-c-sections/)。
在医学昌明的今天,剖宫产的风险和疼痛已经降低了不少,但我们不应忘记这道小小伤口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和科学在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变革。它不仅是母爱伟大的鉴证,也是医学进步的鉴证。
附录:文中人物中英文对照及简介
Numa Pompilius(努马·庞皮留斯):罗马王政时期第二任国王,公元前716 年至前673 年在位,创立了宗教制度和祭奠礼仪,维持长达43 年的和平时期。
Asclepius(阿斯克勒庇俄斯):古希腊神话中的医药之神,是太阳神阿波罗和凡人科洛尼斯之子。这个名字在古希腊语里也有“切开”的意思。
Apollo(太阳神阿波罗):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父亲。
Coronis(科洛尼斯):帖撒罗尼迦国王帕提亚斯的女儿,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母亲。
Alessandro Benedetti(亚历山德罗·贝内代蒂)(1450 年至1512 年):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的外科医生,后担任威尼斯军队的高级军医。他认为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著有《医学评论》(De re medica opus)一书,1549 年出版。
Firdawsi(菲尔多西)(940 年至1020 年):广受尊重的中世纪波斯诗人,与萨迪、哈菲兹和莫拉维一起被誉为“波斯诗坛四柱”。他最重要的作品是民族史诗《列王纪》(Shahnameh)。
Al-Biruni(阿尔·比鲁尼)(973 年至1048 年):著名穆斯林科学家,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梵语,是十一世纪阿拉伯世界物理、数学、天文以及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先驱和贡献者之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