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纪要发布

围产分会在线培训公益系列活动第2期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 2021-02-23 14:47:34 浏览次数: 13950来源:

2020年“医路奔跑·基层医师在线培训公益系列活动”是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办的大型在线公益讲座,由围产医学分会的全体主委及常委倾情奉献,内容丰富实用,展现形式活泼,涵盖了围产医学的诸多重点、前沿和热点问题。

 

本期回顾

会议时间:2020年7月8日19:00-21:00

会议形式:大型在线公益培训讲座

会议主题:高危新生儿管理

授课教授:

朴梅花教授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阴怀清教授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曹云教授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微信图片_20200710144610.jpg

▲会议现场

 

本期培训主题涵盖了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新生儿结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治及双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出生后管理等危重新生儿的综合管理,内容广泛而详实。

 

首先进入专题讲座环节,朴梅花教授从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对胎儿和新生儿各器官的影响、防治方向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存在早产、胎膜早破及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等高危因素时,需注意留取胎儿血或脐血进行检测,或分娩后保留脐带和胎盘进行病理学诊断,将有助于出生后新生儿的评估和处理。

 微信图片_20200710144614.jpg

▲朴梅花教授


接着是阴怀清教授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及处理作了全面的讲解,结合发病机制重点介绍了早产、感染、喂养方式、肠道微生态等与NEC发病的密切关系,并提出预防策略。

微信图片_20200710144618.jpg

▲阴怀清教授

 

最后,曹云教授讲授了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尤其是结合本单位临床诊治经验,重点介绍了受血儿和供血儿新生儿期的不同临床特点以及各系统并发症和处理原则,以及产科宫内的不同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等。

  微信图片_20200710144621.jpg

▲曹云教授

 

专题讲座结束后的线答疑环节,三位专家就医师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精彩的解答,本次活动在现场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圆满落幕!

 

关注新生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过全体围产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新生儿死亡率由1991年的33.1‰下降到2018年的3.9‰,总体下降了88.2%。新生儿死亡的三大原因,即早产、严重感染和出生并发症,它们占新生儿死亡例数的80%

 新生儿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多属危重症。对于高危新生儿管理难度大大高于普通新生儿,因此,做好高危新生儿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高危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逐渐建立完善,高危儿的病死率明显下降,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幅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整体的新生儿死亡率。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始终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围产医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降低母婴死亡率,努力保障新生儿安全为己任,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答疑解惑

 问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禁食中伴有胆汁淤积时,怎样给予合理的静脉营养?

阴怀清教授:新生儿NEC发生并发症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禁食中伴有轻度淤胆时,可减量使用静脉营养中的脂肪乳,若血浆TG>2.26mmol/L或血浆间接胆红素>170umol/L时,应减少脂肪乳剂量,如TG>3.4mmol/L暂停使用脂肪乳剂。

 

下期预告

 2020年“医路奔跑·基层医师在线培训公益系列活动”第3期—双胎及并发症管理, 将于2020年7月15日(周三)19:00准时上线,授课讲者为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王谢桐教授、常委刘彩霞教授、常委颜建英教授,敬请期待!

 1600x900(1)暖场图片.jpg

2020年“医路奔跑·基层医师在线培训公益系列活动”第3期—双胎及并发症管理 问题征集现已开启,期待您的精彩提问与参与!

15928108152252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