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指南共识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2021)

发布时间: 2021-07-19 11:52:58 浏览次数: 9173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标准·方案·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循证专业委员会

2021年第23卷第7期第659-670页

通信作者:唐军,女,主任医师,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Email:tj1234753@sina.com;

封志纯,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Email:zhjfengzc@126.com;

母得志,男,主任医师,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Email:mudz@scu.edu.cn。


摘  要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弱,极易受损而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增加死亡风险。保护新生儿皮肤完整性、预防皮肤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采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进行证据分级,制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从皮肤常规管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给出推荐意见,旨在帮助医护人员为新生儿提供预防及处理皮肤损伤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皮肤;皮肤保护;创伤和损伤;新生儿


正  文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皮肤薄、屏障作用差,极易受损而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儿童和成人较大,易发生经皮肤水分丢失增多、皮肤用药吸收量大且快、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明显等,从而导致死亡风险增加[1-2]。如医疗及护理操作不规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患儿更易发生皮肤损伤。据报道,国内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5.10%,其中胎龄<29周的早产儿发生率为36.80%[3],国外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04%[4-5],其中胎龄24~27周的早产儿发生率高达57.00%[5]。因此,预防和及时正确处治新生儿皮肤损伤对NICU新生儿管理极其重要。目前国内暂无针对NICU新生儿皮肤管理的相关指南。我们基于现有的最佳循证证据制定NICU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旨在帮助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规范护理及管理新生儿皮肤,积极预防并及时有效处理新生儿皮肤损伤,保证患儿安全。


本指南根据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皮肤管理相关问题,结合患儿监护人的观点,经专家讨论后形成本指南的关键问题。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对象-干预-对照-结局方法提出临床问题:(1)研究对象为NICU新生儿;(2)干预措施包括:沐浴、脐部护理的方法,预防及处理尿布皮炎,选择润肤剂、消毒剂,预防及处理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3)对照措施为常规方法或安慰剂;(4)结局指标包括皮肤损伤、损伤愈合、感染率、病死率、皮肤细菌定植及经皮肤水分丢失。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以MeSH主题词加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主题词包括“infant/newborn”“baths”“umbilical cord”“diaper rash”“emollients”“wounds and injuries”,“婴儿/新生”“浴”“脐带”“尿布疹”“润滑药”“创伤和损伤”;自由词为主题词加相关的款目词及文献中的关键词,追溯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以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为指导,采用GRADEpro指南制定工具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和分级,并综合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形成推荐意见[6]。根据证据的“偏倚风险”“不一致性”“间接性”“不精确性”“发表偏倚”5个证据降级因素和“效应量大”“有剂量-效应关系”“负偏倚”3个证据升级因素,对证据进行升降级,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表1)[6]。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2个等级:强推荐指当干预措施明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弱推荐指当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6]。本指南(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号:IPGRP-2020CN120)目标使用者为从事新生儿诊疗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适用人群为NICU中新生儿。


1  皮肤常规管理


1.1 沐浴

推荐意见1:推荐新生儿第一次沐浴时间推迟至生后24 h之后(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首选襁褓式沐浴,条件不具备时可选用盆浴或擦浴(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说明: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母亲和新生儿的产后护理指南》中建议:将新生儿首次沐浴时间推迟至生后24 h之后,以防止体温过低[7]。推迟首次沐浴时间延长了胎脂保留时间,保护皮肤免受感染,防止经皮水分丢失,保持皮肤清洁和滋润,帮助皮肤形成适当的pH值(5~5.5),有助于体温稳定[8]。尤其早产儿生后首次沐浴应在生命体征及体温稳定之后[9-11]

沐浴方式主要包括襁褓式沐浴、盆浴和擦浴。研究显示:相比擦浴,襁褓式沐浴和盆浴更能维持早产儿沐浴后的体温稳定(P<0.05)[12-14]。襁褓式沐浴比盆浴更能维持早产儿和足月儿沐浴后体温稳定(P<0.05)[15-17]。襁褓式沐浴具体操作方法为:调节水温为38~40℃,将新生儿用柔软的毯子包裹后,清洗面部及头部,然后将肩部及以下部位浸泡在水中,依次清洗上肢、下肢、颈部、胸腹部、背部、会阴部,清洗过程中仅暴露清洗部位,洗完后立即将新生儿包裹入干燥预热的毛巾中,完成沐浴,总时间不超过5 min[14-15,18]。但NICU住院的部分患儿因需要使用各种医疗器械,擦浴可作为一种选择性的沐浴方法[19]


1.2 臀部护理

推荐意见1:推荐采用婴儿专用一次性湿巾替代棉布清洗臀部(C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使用含凡士林或氧化锌的护臀膏(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鞣酸软膏防治尿布皮炎(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4:推荐采用暴露臀部皮肤方式进行尿布皮炎的护理(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5: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和治疗尿布皮炎,仅在局部感染时使用(D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说明:

皮肤接触尿液和粪便是导致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20]。基础皮肤护理是预防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关键。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n=130)显示:清洗臀部时,使用婴儿专用一次性湿巾较棉布更柔软,更能够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减少尿布皮炎的发生和经皮水分丢失(P<0.05)[21]。目前临床也有使用一次性棉柔巾清洗臀部,但尚缺乏相关研究证据评价其使用效果。

含凡士林和氧化锌的护臀膏是常用的护肤产品,可形成保护性屏障,防止臀部皮肤受到刺激和浸渍;凡士林还能有效预防皮肤破损[8]。2018年美国妇女健康、产科和新生儿护士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Women's Health,Obstetric and Neonatal Nurses,AWHONN)《新生儿皮肤保护临床实践指南》和一项系统评价指出:使用含凡士林或氧化锌的护臀膏能够有效预防尿布皮炎[8,22]。推荐每次臀部清洗后涂抹含凡士林或氧化锌的护臀膏,既可预防尿布皮炎,又能促进已患尿布皮炎的皮肤愈合[20,23]

鞣酸软膏具有收敛效果,可以保护皮肤黏膜,减少尿液、粪便等对皮肤的刺激[24]。一项病例研究(n=100)表明,臀部涂抹鞣酸软膏可降低尿布皮炎的发生率、并缩短已患尿布皮炎的皮肤愈合时间[25]

当新生儿皮肤出现尿布皮炎时,暴露臀部皮肤能使臀部皮肤干燥,并减少与尿布的摩擦,促进皮炎愈合[23,26-27]。每日暴露臀部皮肤时间不小于5 h[28-30]。暴露方法:取俯卧位暴露臀部皮肤,垫置会阴垫,粘贴水胶体敷料于双膝皮肤,防止压力性损伤[27]

抗生素药膏可能增加对尿布皮炎的刺激性从而加重局部皮损[31]。2020年《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中指出: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和治疗尿布皮炎[32],仅考虑在局部感染时使用。


1.3 脐部护理

推荐意见1:不推荐常规使用消毒剂预防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B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暴露新生儿脐带残端,并保持干燥、清洁(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说明:

1998年WHO《脐带的循证护理》指南指出:脐部外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增加致病菌定植[33]。2013年WHO《母亲和新生儿的产后护理指南》、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脐带护理指南》及一项系统评价均指出: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低,无证据表明使用消毒液消毒脐带残端优于保持脐带干燥[7,34-35]。两项系统评价指出:在医院环境中,相比在脐带残端使用消毒剂,未使用消毒剂并不增加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及病死率;但在社区环境中,推荐消毒脐带残端以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和病死率[36-37]。《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2020)》建议:脐带残端应暴露在空气中,并保持清洁、干燥,如脐带残端无感染征象,则不需在脐带残端使用任何药物或消毒剂[38]。因此,推荐NICU中新生儿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常规使用消毒剂,仅在脐部有感染征象时使用。


1.4 润肤剂

推荐意见1:推荐新生儿使用润肤软膏或润肤油(B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新生儿使用不含致敏物质的润肤剂,涂抹时应轻柔(D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说明:

润肤剂能帮助新生儿维持皮肤状态稳定,降低皮炎发生风险[39-42]。常用润肤剂包括凡士林软膏和橄榄油、葵花籽油、椰子油等矿、植物油剂。Cochrane系统评价指出:使用润肤软膏(凡士林软膏)不增加早产儿的感染率、病死率或其他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P>0.05);润肤油也不增加早产儿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还发现植物油可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43]。2018年AWHONN《新生儿皮肤保护临床实践指南》指出:新生儿润肤剂不能含易致敏性香料、染料、酒精和易致敏防腐剂;涂抹时应轻柔,避免用力摩擦以免损伤皮肤[8]


1.5 消毒剂

推荐意见1:推荐使用碘伏消毒皮肤(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使用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清洗残留碘伏(D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3:不推荐使用氯己定或酒精消毒皮肤(D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说明:

2015年美国新生儿护士协会《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实践指南(第三版)》、2018年AWHONN《新生儿皮肤保护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当新生儿需皮肤消毒时,应使用碘伏[8,44]

2014年,苏格兰一项纳入14个研究的系统评价(n=324)指出:小于32周的早产儿暴露于含碘消毒剂增加了早产儿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危险[45]。考虑到残留碘伏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潜在危害,推荐当需大面积皮肤消毒时(如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脐动静脉置管等),使用碘伏消毒且待干后,使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清洗残留碘伏以减少碘吸收[44,46-47]

氯己定作为一种消毒剂,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48],但也可造成早产儿皮肤化学性灼伤[49]。一项系统评价指出:新生儿应谨慎使用氯己定,因其会增加皮肤刺激和全身吸收的风险[50]。201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出:小于2月龄的婴儿慎用氯己定[51]。使用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易导致早产儿皮肤灼伤[52-57]。因此,不推荐新生儿使用氯己定消毒皮肤。另有研究认为,酒精对新生儿的皮肤有很大的刺激性,容易导致皮肤损伤[57-60]


2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1 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

推荐意见1:推荐使用医用黏胶前,采用液体敷料、硅酮敷料、水胶体敷料等皮肤隔离保护屏障(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采用无张力性粘贴和水平撕脱的方法移除医用黏胶(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油剂或医用除胶剂辅助移除医用黏胶(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4:推荐采用湿性愈合处理皮肤机械性损伤(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说明:

2013年美国《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评估、预防和处理专家共识》、2018年AWHONN《新生儿皮肤保护临床实践指南》及2020年英国《预防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最佳实践国际共识》均建议:在使用医用黏胶之前采用皮肤隔离保护屏障,在皮肤与医用黏胶间形成保护膜,降低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8,61-62]。一项RCT(n=12)和一项非RCT(n=33)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皮肤保护屏障能够有效减少医用黏胶所致的表皮剥离和红斑[63-64]。常用的皮肤隔离保护屏障包括:液体敷料、硅酮敷料、水胶体敷料[61-65]

以上两项共识均建议:采用无张力性粘贴和水平撕脱的方法移除医用黏胶。无张力性粘贴是指粘贴时不施加任何张力,避免医用黏胶紧绷。水平撕脱的方法是指松开黏胶边缘后,一只手在黏胶边缘将皮肤下压,另一只手沿皮肤水平缓慢撕下医用黏胶[61-62]

在移除医用黏胶时,AWHONN推荐使用油剂(包括矿物油和植物油)去除医用黏胶[8]。医用除胶剂主要含硅酮成分,为喷雾剂型。一项观察性研究(n=155)和许多案例分析均报道了使用医用除胶剂的有效性[66-68]

新生儿医用黏胶导致的皮肤机械性损伤(表皮剥脱、张力性损伤、皮肤撕裂)相关研究及2020年日本皮肤病协会《一般伤口管理指南》均建议:清除残留医用黏胶和坏死组织;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保护肉芽组织;为伤口提供湿润的环境,以促进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62,69-71]。因此,推荐采用湿性愈合的方法处理皮肤机械性损伤,即使用水胶体敷料、透明敷料或泡沫敷料等为伤口提供湿润环境,处理医用黏胶导致的皮肤机械性损伤[72]


2.2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推荐意见1:推荐皮肤受压部位使用皮肤保护屏障敷料(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固定医疗器械时,采用避免移位且对皮肤不增加额外压力的固定方法(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3:推荐每天两次以上评估医疗器械接触部位和周围的皮肤(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4:推荐无创辅助通气时交替使用鼻罩和鼻塞,用润肤油保护鼻腔黏膜,用皮肤保护屏障敷料保护受压部位(B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5:推荐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压力性损伤创面(C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6:推荐对压力性损伤创面的失活组织或生物膜进行清创(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7:不推荐清创损伤创面的结痂,除非创面出现感染(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说明:

2019年美国国家压力性损伤咨询小组、欧洲压力性溃疡咨询小组和泛太平洋压力性损伤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下称《联合版压疮/压力性损伤指南》)指出:对可预见的压力,使用保护性屏障敷料能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73]。新生儿常用的皮肤保护屏障敷料包括硅胶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泡沫敷料。一项RCT(n=179)研究显示:鼻部使用硅胶敷料能够有效降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早产儿鼻损伤发生率(OR=3.43,95%CI:1.1~10.1,P<0.05)[74]。一项RCT(n=65)研究表明:鼻部使用水胶体敷料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使用nCPAP时鼻损伤发生率(2/33 vs 7/32,P<0.05)[75]

在皮肤部位固定医疗器械时,应高度重视避免医疗器械对皮肤造成额外的垂直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避免医疗器械移位对皮肤造成摩擦[73]。为此,应根据患儿个体情况选择相应型号的医疗器械[73]

2019年《联合版压疮/压力性损伤指南》指出:医护人员应在患儿入院时进行全身皮肤的综合评估,并每天两次以上评估患儿医疗器械接触部位及周围的皮肤或黏膜,评估的内容包括医疗器械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压力类型(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皮肤组织持续受压的时间、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水肿、硬结、水泡、破损、渗液等[73]

两项系统评价结果均表明:相比使用鼻塞,鼻罩能够显著降低nCPAP辅助通气新生儿鼻损伤发生率和通气失败率(P<0.05)[76-77]。一项RCT(n=138)对鼻罩、鼻塞交替使用或单独使用缓解局部压力的研究发现:鼻罩组鼻损伤发生率为35.7%,鼻塞组为39.5%,交替组为9.5%,认为交替使用鼻罩和鼻塞可显著降低鼻损伤发生率(P<0.05)[78]。2020年《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和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也建议:每2~4 h交替使用鼻塞和鼻罩,并用润肤油保护鼻腔,有助于减少鼻损伤[79]

2017年美国伤口、造口及失禁护士协会《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指南》、2019年《联合版压疮/压力性损伤指南》均建议: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压力性损伤伤口[73,80]。一项RCT(n=28)研究及Cochrane系统评价表明:0.9%氯化钠溶液清洗压力性损伤伤口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81-82]。对疑似感染或确诊感染的儿童或成人的创面,可选用具有抗菌作用的溶液清洗,例如聚维酮碘溶液等[73]。但新生儿选择何种抗菌溶液清洗尚未见相关报道。

2017年美国伤口、造口及失禁护士协会《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指南》、2019年《联合版压疮/压力性损伤指南》、2020年日本皮肤病协会《压力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均指出:对压力性损伤的失活组织进行清创[73,80,83]。指南同时建议:当伤口延迟愈合(4周或4周以上),且伤口常规护理或抗生素治疗无效,则需高度怀疑有生物膜存在,应立即清创[73,80]。若创面呈坚硬、干燥的结痂,不需行清创处理,但如出现感染迹象,则应立即清创[73]


2.3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推荐意见1:推荐药物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并尽量回抽渗漏液(D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2:推荐外用硝酸甘油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皮肤缺血性损伤(C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0.9%氯化钠溶液皮下冲洗或联合透明质酸酶处理严重输液渗漏性损伤(D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意见4:推荐使用50%硫酸镁湿敷输液渗漏肿胀部位(C级证据,强推荐)。

推荐意见5:推荐使用局部减压处理严重输液渗漏所致组织肿胀(C级证据,弱推荐)。

推荐说明: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渗漏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导致皮肤及软组织损害[84]

多项病例报告显示:发现输液渗漏后立即停止输液并早期通过静脉通路尽量回抽渗漏液,减少渗漏药液的量,可以降低损伤程度[85-89]

一项系统评价及一项病例报告表明:外用硝酸甘油可有效缓解新生儿药物渗漏所致局部皮肤缺血表现、减少缺血性损伤[90-91]。使用方法为将2%硝酸甘油贴片贴覆于缺血部位或将2%硝酸甘油软膏涂抹于缺血部位,可每8 h重复使用[91-92]

Cochrane系统评价指出:0.9%氯化钠溶液皮下冲洗可促进新生儿严重输液渗漏性损伤的愈合[93]。当刺激性强的液体(如肠外营养液、万古霉素等)严重渗漏时,推荐采用0.9%氯化钠溶液皮下冲洗,操作方法为:皮肤消毒后于渗漏周围做小切口,将0.9%氯化钠溶液经切口处注入皮下后再抽吸出,反复多次进行[94],能促进渗漏药液的吸收、稀释和分散[95]。冲洗的次数和总量尚无定论,有研究报告0.9%氯化钠溶液冲洗量为10~160 mL[96]。另有研究表明:透明质酸酶皮下注射与0.9%氯化钠溶液皮下冲洗联合使用具有更好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组织坏死[97-100]。透明质酸酶沿渗漏部位边缘皮下注射,可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程度[88,101-102]。给药方案为取150 U/mL透明质酸酶,分5个点皮下注射,每个注射点0.2 mL,共1 mL[89]。但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渗漏致缺血性损伤时,应避免使用透明质酸酶,因其可导致血管进一步收缩,加重缺血[103]。血管活性药物渗漏时,可使用酚妥拉明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减轻局部缺血症状,预防组织坏死[104]。给药方式为将5~10 mg酚妥拉明溶于10~20 mL 0.9%氯化钠溶液,沿渗漏部位周围皮下注射[92,105-107]

一项RCT(n=108)研究和病例报告均指出:50%硫酸镁湿敷可有效缓解输液渗漏肿胀程度[108-109]。湿敷方法为用温热(37~40℃)的50%硫酸镁溶液浸湿无菌脱脂纱布,以不滴水为宜,覆盖于输液渗漏肿胀处,每日2次,每次30 min[108]

一项RCT(n=38)研究和病例报告均指出:输液渗漏尤其是刺激性强的药液(如肠外营养液、万古霉素等)渗漏致组织肿胀时,采用局部减压可缩短组织肿胀的消退时间,减轻损伤程度,促进组织愈合[110-111]。减压方法为:严格皮肤消毒后,使用5~7号针头在肿胀处垂直进针,深度约0.2~0.5 cm,以可见液体渗出为准,多次穿刺,每个穿刺点间距约为0.5cm,可在肿胀部位周围轻柔挤压,直至无药液挤出,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110-111]


3  小结


皮肤管理对维持NICU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基于国内外最佳证据,运用GRADE进行证据分级,广泛征求新生儿科医生、护士、皮肤科医生、伤口造口师、循证医学专家等同行专家意见后形成。共有30条推荐意见:含A级0条,B级6条(20%),C级10条(33%),D级14条(47%)。考虑到皮肤管理所涉及的内容特殊(例如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及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很难实施RCT研究,尽管部分推荐意见证据等级不高,但亦是目前通过系统检索后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并权衡干预措施对NICU新生儿的利弊给予推荐建议供临床参考。本指南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物资缺乏及成本过高等障碍因素,如缺乏鞣酸软膏、硅酮敷料及婴儿专用一次性湿巾成本高等,应根据所在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对于皮肤管理中涉及到的部分细节,因缺乏相关证据支持,本指南尚不能做到全覆盖。本指南拟3年更新1次。

本指南的推荐意见汇总见表2。


执笔人:母得志万兴丽、李霞、胡艳玲、李小文、唐军、封志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