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地址: 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 100710
科学评估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
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水平不仅是反映个体及群体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状况、营养和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内容。WHO已经将身高作为衡量群体生活水平的生物标准之一。来自“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1975—201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985—2014年)以及“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1992—2013年)等多项大样本、连续性的国家调查数据已经全面反映了近40年来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得到快速而显著的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营养不良发生率逐年下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从落后实现了赶超。此外,国内的流调也显示近40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提前是生长趋势中的重要现象,但并未影响人群的成年终身高。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生长迟缓和身材矮小的发生率快速下降,而且青春期发育提前并未影响人群终身高;另一方面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出现身高低于平均值或者青春期发育提前,容易引起家长焦虑,导致过度医疗;但也存在家长缺乏相关知识、贻误最佳诊疗时机的现象。基于此,目前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问题面临医学与社会问题的双重挑战。
针对这些情况,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就发表了《中国体格生长评估建议》,提出规范的评估方式。202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和儿童保健学组发表了《儿童体格发育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并于2022年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发表《对生长迟缓和生长追赶的再认识》一文,旨在帮助儿科医生正确认识儿童体格发育规律,聚焦于当前体格生长和青春发育问题临床诊治现状及误区,规范临床工作中的诊治行为。本文就如何科学评估儿童和青少年体格发育,走出相关误区进行阐述。
生长发育水平需要从四个维度评估
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是连续而复杂的动态生物学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各自独立又有过渡期重合,科学严谨地评估体格生长发育水平需要从四个维度——生长水平、生长速度、身材匀称度和成熟度进行。常见的诊断误区包括简单地通过生长水平诊断矮身材、盲目地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规范或单凭生长激素峰值水平诊断,容易导致不恰当地应用人重组生长激素。比如矮小症一定要仔细甄别病因,相对常见的病因有过敏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等引起发育迟缓。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特发性矮小症的诊断,不能仅凭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峰值正常就直接诊断,要明白特发性矮小症是一种排他性诊断。随着对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前曾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的逐渐被发现是一些少见的综合征,其中不乏一些不能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疾病,所以在矮小症的病因诊断上,临床医师需要慎之又慎,避免误诊漏诊。
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对于符合生长激素治疗适应证的患儿需要长期而又规范的治疗和随访,一般来说至少需要持续2年以上。而在剂型的选择上也建议量体裁衣,市面上人重组生长激素的剂型较多,粉剂、水剂、长效制剂各有优劣。粉剂和水剂相对费用便宜,但需要每天注射治疗,且粉剂需要自行溶解配备,患儿的依从性相对偏差,容易出现漏针的情况。长效费用较高,但因一周仅需注射一次,依从性相对较好,故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青春期生长发育评价需要更专业的判断
青春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起始时间、进展速度、生长高峰速率以及父母遗传因素等导致青春期生长发育评价更为复杂。除了常规的矮身材和生长发育迟缓以外,更为复杂而难以判断的当属青春期的矮小。因为青春期有它自身的特点,加之大众普遍认为青春期是最后长高的时期,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类是盲目乐观,寄希望于“晚长”,可能导致延误诊治;另一类是骨骺即使快要闭合或者已经闭合,仍旧强烈要求使用生长激素治疗。针对前者,如果家族中有“晚长”病史,可能存在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需要更加紧密监测生长发育水平,做到既不漏诊也不过度医疗;针对后者,对于大骨龄的矮小患者短时间内应用生长激素,需要专业的判断,不能被家长对理想身高的追求裹挟,需指导家长做出理性选择。
除了前面提到导致矮小的原因,更为常见的青春期矮小还包括中枢性性早熟导致的矮身材。2004年全国流调显示,尽管中国女孩初潮年龄较25年前提前了2.5年,但成年身高却增加了2.5 cm,显示了发育年龄提前与成年身高并非呈简单的负性关系,也一定程度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性发育提前都需要医学干预。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身高,推迟过早的初潮年龄以及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诊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主要在于:第一,单纯将骨龄超前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骨龄超前1年左右,需要认识到正常青春期呈现身高突增前往往先有相对的骨龄突增,在身高突增呈现后骨龄增长速度随之回落;第二,完全依靠骨龄来预测成年身高,导致过度医疗,需要认识到骨龄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观测指标,但是需要动态监测骨龄的变化;第三,不是所有的性早熟都需要药物干预,尤其是缓慢进展的性早熟,对成年身高没有影响也不会导致早初潮,更强调的是动态观察;第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改善性早熟患儿的成年身高是通过抑制性腺过早分泌性激素从而抑制过快增长的骨龄,进而使青春期生长加速状态回落到青春前期生长速度,通过延长可持续生长的年限,达到改善成年身高的目的。因此,不能狭隘地将患儿以骨龄提前为代价所致的快速生长回落至青春前期速度视作为生长减速,并认为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不良药物反应,从而超适应证盲目联用生长激素。
小 结
综上所述,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的相关问题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成为新时代下比较突显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科学而又客观地面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改善滋生焦虑的大环境,2022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各个专业学组相关专家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撰写了首套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权威科普系列书籍,希望让大众科学地认识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其次,注意社会正向舆论引导,反对身高歧视,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公平公正,特别是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儿童身高问题,避免陷入“身高内卷”;最后,需要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做到精准诊断,合理用药,避免漏诊、误诊以及过度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