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病例分享

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结肠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发布时间: 2021-02-23 15:20:47 浏览次数: 7597来源:

【摘要】本文报道一例生后因重症血小板减少诊断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例,抗病毒治疗中断后出现发热、腹泻、便血等结肠炎表现,同时出现噬血表现,除外先天性免疫缺陷、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及炎症性肠病,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抗病毒疗程不足和免疫紊乱导致结肠炎及噬血表现。

病例资料

患儿男,胎龄38+3周,因羊水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 730 g,出生2 d因"发现血小板减少2 d"入院。生后血小板(9~12)×109/L,应用丙种球蛋白无上升。其母有胎死宫内、胎儿畸形史。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WBC 6.25×109/L,Hb 113 g/L,PLT 10×109/L。心脏、头颅、腹部彩超未见异常。血培养、血小板抗体阴性,肝功能、抗核抗体系列、TORCH、血细胞形态、眼底及听力筛查无异常。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原CMV-PP65阳性,诊断先天性CMV感染,予更昔洛韦抗病毒2周后血小板升至55×109/L,家长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出院。住院期间配方奶喂养,无发热、腹泻,体重增长良好。出院1周后因"腹泻3 d,发热1 d"再次入院,每日黄绿色稀便5~6次。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差,易激惹,皮肤晦暗、发花,心率170次/min,肠鸣音活跃。入院后血常规:WBC 0.83×109/L,中性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98,RBC 1.46×1012/L,Hb 51 g/L,PLT 8×109/L。之后患儿高热不退、黄疸复现、肝脏增大。总胆红素281.0 μmol/L,直接胆红素200.2 μmol/L,铁蛋白747.1 μg/L,三酰甘油3.17 mmol/L,纤维蛋白原2.0 g/L,sCD25 14 826 pg/ml,NK细胞6%,NK细胞绝对计数6 cells/μl,IgG 0.15 g/L,骨髓穿刺未见噬血现象及其他恶性细胞,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予抗感染、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胆红素、血脂正常,血培养连续2次阴性。但是血小板不升,最低4×109/L。血尿代谢筛查未见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未见异常。再次更昔洛韦治疗后血小板增至93×109/L。在此期间患儿仍持续腹泻、便中带血、体重不增。便常规红细胞3~5个/HP,白细胞散在满视野;便培养阴性。腹部彩超示结肠壁稍厚。结肠镜检查示结肠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可见散在不规则溃疡,直径0.2~2.0 cm,表面被白苔。病理结果:黏膜急慢性炎症、水肿,腺体增生,巨细胞包涵体阴性。继续抗病毒治疗至6周,血小板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内,CMV IgM阴性,无发热及腹泻,体重增长,临床好转出院。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至生后10个月,未再有发热、腹泻,体重10 kg,血常规、生长发育、听力正常。

讨论

先天性CMV感染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病毒感染,与婴儿非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神经系统发育落后及胎儿死亡密切相关[1]。但CMV感染引起结肠炎、噬血细胞综合征少见报道。本例患儿为小于胎龄儿,其母有胎死宫内、胎儿畸形史,患儿生后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伴有贫血,排除败血症、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减少,结合CMV-PP65阳性,可诊断先天性CMV感染,予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55×109/L。

本例患儿诊断先天性CMV感染后出现高热、血常规三系减少、血脂增高、血清铁蛋白增高、sCD25增高,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5条。根据报道,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CMV感染可表现为结肠炎、肺炎及类败血症样表现,也有骨髓穿刺发现噬血细胞者[2,3,4]。继发于CMV感染的新生儿噬血细胞综合征报道不多见,但有婴儿病例报道[5]。CMV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机体细胞免疫系统凋节失控、T细胞过度活化、巨噬细胞异常增殖和活化有关。本例患儿在生后25 d时出现噬血表现,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好转,全外显子测序未检测出噬血相关基因,考虑其噬血现象属感染后的反应。

本例患儿病程中间断腹泻,后出现便血结肠炎表现,但肠镜检查不支持炎症性肠病等免疫性疾病,基因检测也阴性,随着抗病毒治疗患儿症状逐渐缓解。CMV感染导致的结肠炎临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活检组织病理观察到包涵体可诊断CMV感染。目前新生儿仅有CMV感染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个案报道[6],在继发肠狭窄手术时发现,可能的机制包括CMV感染激活促炎信号通路、增加肠道通透性、有利于细菌移位。


引用本文: 纪琼, 李恒, 武婷, 等.  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结肠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20,35 (05): 379-380.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0.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