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纪要发布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在蓉召开

发布时间: 2021-03-11 10:05:55 浏览次数: 15464来源:
1.jpg


▲全体常委合影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成都顺利召开。为配合国家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举行。围产分会全体常务委员、秘书长、工作秘书及中华医学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2.jpg▲分会副主委及秘书长漆洪波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委刘兴会教授就围产分会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做了汇报。刘教授先从党建及组织建设管理工作,抗击新冠疫情工作,继续教育、科普、指南制定及帮扶工作,完成政府委托工作,围产青年学组工作等5方面做了2020年度工作总结:

一、党建及组织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党工作小组的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通过学术会议和网络媒体等形式对分会成员传达了《中华医学会会员科学道德准则》,促进分会的健康发展。分会学组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已成立的胎儿医学学组和新生儿复苏学组,正在筹备的有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围产感染免疫学组、产房安全与助产学组、围产重症学组。

二、抗击新冠疫情工作。围产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抗疫一线工作并制定了国家及各地方新冠相关诊治的规范、指南,促进国内外同行交流。在防疫抗疫、学术交流、基层科普、国际援助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继续教育、科普、指南制定及基层帮扶工作。详细介绍了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取得的成绩。并完成了2019年计划发布的相关指南共识,为我国围产事业临床规范的诊治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2020医路奔跑·基层医师在线培训公益系列活动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和鼓励。介绍了网站建设及运营情况。2020年,围产主委、常委及委员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下基层的培训和帮扶工作,从防疫抗疫、制定并推广基层版诊疗规范、亲赴基层指导教学及义诊培训等多方面“送医下基层”。

四、完成政府委托工作。2020年围产分会在抗击疫情,诊疗方案的制定,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围产青年学组工作。对青年学组参加抗疫一线、科普宣传、学术会议和讲座等方面做的贡献表示认可和鼓励。

刘教授表示,在围产分会全体同仁的支持和努力下,我们要不负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为我国围产医学事业的进步而努力工作。随后刘教授汇报了2021年分会的八大工作重点。

一、在分会党组织领导下廉洁、科学办会、维持分会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筹备2021年围产年会。
三、陆续推出围产相关指南及规范。
四、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科普宣传及基层帮扶工作。
五、开展围产领域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六、与其他专科分会合作开展项目。
七、建立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随访调查数据库。
八、通过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平台进一步开展其他工作项目。

3.jpg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委刘兴会教授

接下来,围产重症学组副组长陈敦金教授代组长封志纯教授做了简要的学组工作汇报。陈教授首先对围产重症学组成立之后得到中华医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第二,围产重症学组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举办了产科重症学组的分会场,而且学组成员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第三,围产重症学组抗疫在行动,在国际上首先发表了妊娠合并COVID-19指南:《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及时针对新冠疫情撰写《妊娠期应用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的专家建议》,并联合出版社发行了《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for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During the Epidemic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 (COVID-19)》。这三方面在新冠疫情的诊治和治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世界在围产方面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学组并和国内外多方连线,分享了抗疫经验。第四,学组积极组织科普和讲座等学术活动。第五,2021年计划启动两项全国性的研究。


4.jpg▲围产重症学组副组长陈敦金教授

胎儿医学学组组长段涛教授做的工作汇报中讲到,胎儿医学学组成立以来首要的工作是指南的发布和更新。第二,计划引进国外权威的书籍《胎儿医学》,全体学组成员积极参与翻译工作。第三,学组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举办了胎儿医学的分会场,也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CCFM),并和国际胎儿医学相关组织积极交流合作。第四,学组牵头并和八家胎儿医学中心共同努力研发国家重点项目“胎儿宫内新技术的研发”, 并启动了宫内治疗的协作网络,接下来会落实相关工作,推动项目进展。2021年学组首要工作是正式发布胎儿学相关指南。其次,探索在宫内干预治疗的协作网络平台的基础之上,如何和学会的平台建立联系。最后,学组计划每年发布两到三个胎儿医学的指南和共识。

5.jpg▲胎儿医学学组组长段涛教授

产房安全与助产学组组长漆洪波在工作汇报中指出,2020年学组发布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终止妊娠时机的专家共识、正常分娩指南、地中海贫血妊娠期管理专家共识、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新生儿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专家建议、妊娠期应用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的专家建议;更新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2021年要发布的指南有:更新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基层版);产科输血及液体管理专家共识;死胎管理指南(胎儿学组);肩难产指南;产科裂伤与缝合技术专家共识。其次,积极筹备2021年天津围产年会“产房安全和助产分会场”的相关工作,并启动学组组织开展“助产技术技能大赛”和开展“30年产房经验系列讲座及学组委员增补工作。

6.jpg▲产房安全与助产学组组长漆洪波教授

围产感染与免疫学组组长王谢桐教授在学组工作汇报中指出,学组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在感染和免疫各自问题的基础上,使感染和免疫相关的问题也同样受到关注,并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工作,比如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发布。2021年在指南共识方面将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专家共识》修订更新,另外学组关注疫苗接种的问题并希望形成共识。王教授表示学组将积极筹备围产年会的相关工作,并加强各成员之间的交流,使感染与免疫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

7.jpg▲围产感染与免疫学组组长王谢桐教授

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组长杨慧霞教授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对学组工作做了简要汇报,杨教授首先从诊治指南的修订、合作研究、培训与规范化中心建设、科普教育4个方面对2020年度工作做了总结。然后就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建设、科学化推进GDM-日门诊10周年、学组队伍扩大及青年队伍建设、2021年国际妊娠和并糖尿病(DIP)会议筹备、启动国、内外HIP远期随诊的合作研究五个方面汇报了2021年学组工作计划。

8.png

▲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组长杨慧霞教授


分会候任主委、新生儿复苏学组组长朴梅花教授做工作汇报,朴教授首先从国家级继教项目、全国新生儿复苏大赛、组织多种形式新生儿复苏培训、参与国家新生儿复苏项目组工作、组织撰写共识五个方面对2020年度工作做出了总结。朴教授讲到,2021年工作计划完成《脐血气分析专家共识(2021)》的发布、撰写《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专家共识》、继续举办新生儿复苏培训班4期。在科研协作方面,完成新生儿复苏基线情况调查,寻找管理、技术、培训多方面问题。朴教授提出今后工作重点是促进各地医疗水平的均质化发展。

9.png

▲新生儿复苏学组组长朴梅花教授


分会前任主委朱建幸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工作汇报对现任学组组长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并提出了学组工作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围产的核心是如何将围产相关领域更好的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学组要怎么融合地方相关学会工作。第三方面,注意组织与个人的关系。

10.jpg
▲分会前任主委朱建幸教授

接下来由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李丹麑做工作汇报,李丹麑首先传达了中华医学会工作精神及学会政策并汇报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的筹备事宜。随后,从整合分会现有资源,全面推进新媒体工作,建立垂类合作网络体系两方面对2021年学术部关于围产分会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

讨论环节各常委积极发言,纷纷为分会发展建言献策,线上线下讨论热烈。



刘兴会教授在会议最后指出,早春三月,围产分会全体常委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齐聚,讨论分会的发展规划、科普活动及分会组织建设相关事宜。围产分会将继续发挥各学组的人才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项目和科普活动,不断地推动我国围产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不断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