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新生儿期起病的血小板无力症一例

发布时间: 2021-07-29 11:12:34 浏览次数: 7862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摘 要

报告1例新生儿期起病及诊断的血小板无力症,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生后出现的皮肤多发出血点、瘀斑,不伴其他部位出血,血小板功能检查提示血小板聚集障碍,流式检查CD41及CD61明显下降,基因检查患儿ITGB3基因IVS2 c.166-2A>C及EX5 c.665T>G复合杂合突变。新生儿期起病的血小板无力症非常罕见,临床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


病例资料

患儿女,足月顺产娩出,生后常规肌肉注射维生素K1一次。生后半小时监测微量血糖后出现穿刺挤压部位皮肤周围瘀斑,大小约2 cm×3 cm,无血尿、血便,无惊厥,于生后第2天收入我院。母孕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出血倾向患者。入院查体: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密集出血点,挤压部位瘀斑,前囟平软,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入院后多次查血小板均大于150×109/L;外周血涂片提示血小板大小正常,但不聚集成堆出现(图1)。查2次凝血功能均正常,vWF因子、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活性、蛋白C、蛋白S活性均正常。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腺苷二磷酸、胶原诱导下血小板不聚集,瑞斯托霉素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查CD41及CD61分别为0.1%及0.5%(正常值95%~97%),提示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GPⅡb/Ⅲa(又称αⅡb/β3)数量减低。自身免疫抗体、TORCH和EB病毒IgM均阴性。患儿及父母血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患儿ITGB3基因IVS2 c.166-2A>C及EX5 c.665T>G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及母亲(图2)。患儿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Ⅰ型。予对症、支持治疗,嘱家长避免磕碰及受压,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若出现严重出血倾向输注血小板治疗。随访患儿至生后8个月,持续存在全身自发出血点,反复出现挤压或磕碰后皮肤瘀斑,均于2~3 d后自行消退。2个月时曾有1次鼻出血,量约2 ml,按压2 min后止血。无血尿、血便及神经系统症状,体重增长满意。


1.png

讨 论

血小板无力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100万[1],是由于17号染色体长臂21-23位的整合素基因ITGA2B或ITGB3突变,导致血小板表面αⅡb/β3表达下降或者功能缺陷,进一步引起血小板聚集障碍[2]。本例患儿经基因检测证实为经典的ITGB3基因突变,其中c.166-2A>G位点既往已有致病性相关文献报道[3],c.665T>G位点虽然目前暂无致病性相关文献报道,但该位点在正常人群中发生频率极低,经SIFT和PolyPhen软件对其进行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均为有害。血小板无力症主要在儿童期发病,以自发的皮肤黏膜出血点、紫癜、瘀斑为主,常见外伤和手术后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也可能是唯一表现,少数患者可见消化道出血及血尿表现,极少数患者表现为大量出血[4]。目前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和血小板GPIIb/IIIa复合物数目或质量异常最具诊断意义,基因诊断并非必备条件。由于对该病认识不够,导致初诊时间较起病时间往往延迟很多,目前国内报道诊断最早的为生后3月余,多数患者在1岁以后才得到确诊[1]。本例患儿生后即起病,新生儿期即确定诊断,发病时间及诊断时间均较既往报道病例早。


血小板无力症以对症治疗为主[5]。在手术或者分娩过程中,血小板输注为预防或治疗出血的标准治疗,但是多次输注易形成血小板抗体,造成后续输注无效。近年来,重组活化因子Ⅶ(rFⅦa)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且有效率高。由于移植风险较大,而且本病的出血多不危及生命,因此并不普遍。本病的预防和对患者的教育非常重要,除了避免剧烈活动及创伤,还应提醒患者避免退热药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应用,接种必要疫苗或药物注射前评估出血风险,在特殊生理时期密切关注出血量,行创伤性操作或手术前及时提供病史,必要时提前输注血小板或予rFⅦa治疗。

引用本文


谢瑶, 刘黎黎, 吴鹏辉, 等.  新生儿期起病的血小板无力症一例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0, 35(1) : 62-63.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0.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