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第二周期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 2021-12-15 09:42:32 浏览次数: 9887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本文引用格式:徐韬, 岳青, 王惠珊, 等.  第二周期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 (5): 346-351.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7.05.009

【摘 要】


目的 评价第二周期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的实施效果。

方法 本研究分为信函调查和现场调查等2部分。(1)信函调查:随机调查国内(除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省、地市、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收集新生儿复苏培训情况、设备配备情况以及2010年至2014年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死亡数据。(2)现场调查:随机抽取4个省,每省随机抽取1所省级医疗保健机构,2所地市级(非省会城市)和2所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该单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信函调查共收集到347所医疗保健机构的数据,回收率为74.6%(347/465),97.5%(10 410/10 674)的产科、儿科医生和助产士接受了院内组织的培训,72.7%(7 765/10 674)接受过区县级及以上的培训。(2)在4个省的现场调查中,共随机抽取了20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85.4%(175/205)的医务人员接受过3次及以上的培训,52.7%(108/205)的医务人员最近一次培训总时长超过2 d,但是只有62.0%(127/205)的医务人员参加的培训能做到每套教具平均有不超过8人共同使用。对9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现场操作考核。结果显示,所有医务人员总分均合格,各主要复苏步骤的平均得分均在1.5分以上,其中正确完成初步复苏步骤、正确操作或辅助气管插管、确定需要胸外按压和确定使用肾上腺素的指征等条目的平均得分较高,但复苏前准备、正压人工呼吸操作正确和小组配合的平均得分较低。(3)对347所医疗保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产房配备了新生儿复苏气囊、新生儿面罩、气管插管和辐射保温台等基本的复苏设备,但脐静脉导管、T-组合复苏器和空氧混合仪的配备率较低,特别是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对347家医疗保健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4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由2.33%(7 810/335 190)下降到1.79%(9 227/515 481),因出生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由2.41/万(81/335 190)下降到1.64/万(85/515 48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χ2趋势=20.56,P<0.01)和窒息死于分娩现场发生率(χ2趋势=77.34,P<0.01)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第二周期新生儿复苏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采取措施增加操作练习和团队配合、提高新生儿复苏设备的配备率,以及加强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培训,应作为今后新生儿复苏项目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发病率;死亡率;治疗结果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我国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我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于2004年开始实施了2个5年周期的“新生儿复苏项目”。该项目在美国儿科学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和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组的技术支持下,在全国推广普及新生儿复苏技术[1]。第一周期(2004年至2008年)的效果评价已经发表[2-3]。本研究重点对第二周期(2011年至2015年)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第三周期项目的继续实施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5年10月至11月开展项目终末调查,分为信函调查和现场调查2个部分。

1.信函调查:每省(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随机抽取15所医疗保健机构,先抽取产科床位数>30张的省级医疗保健机构3所,再在该省选取2个地市,每个地市调查产科床位数>20张的地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产科床位数>10张的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各3所。

2.现场调查:随机抽取4个省,每省随机抽取1所省级医疗保健机构、2所地市级(非省会城市)医疗保健机构和2所县级医疗保健机构。

二、评估内容与方法

1.信函调查:由新生儿复苏项目核心专家组设计信函调查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发函至各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处,由省级新生儿复苏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本省各医院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情况、相关制度建立情况,以及2010年至2014年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死亡情况等。省级新生儿复苏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调查表的收集和质控,在1个月内上报至项目管理办公室。

2.现场调查:由国家级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新生儿复苏项目国家级师资赴各省现场进行。采用个人访谈、问卷调查、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医生接受新生儿复苏培训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操作考核。(1)问卷调查:采用项目组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被调查单位当天在岗的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和助产士进行调查。(2)操作考核:操作考核表采用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编写的《新生儿复苏教程(第5版)》[4]中的“积分测评表”,并根据《新生儿复苏教程(第6版)》[5]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积分测评表”包括产儿科医生用表(高级)和助产士用表(基础)等2个版本。每所医疗保健机构随机抽取当天在岗的产科医生、新生儿医生和助产士各1名,由评估专家提供模拟病例,被评估人员回答问题,并在模型上操作,专家现场评分。按照“积分测评表”的评分标准,每个操作步骤满分为2分。产科、儿科医生操作考核总分为40分,34分为合格;助产士操作考核总分为32分,27分为合格。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将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趋势χ2检验对窒息发生和死亡率等项目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医务人员培训情况

1.培训覆盖情况:信函调查阶段共收集到347所医院的数据,回收率为74.6%(347/465),共有97.5%(10 410/10 674)的产科、儿科医生和助产士接受了院内组织的培训,72.7%(7 765/10 674)接受过区县级及以上组织的培训。不同等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不同专业医务人员的培训情况见表1。

1.jpg

2.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的质量:(1)问卷调查:在4个省的现场调查中,共随机抽取了20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85.4%(175/205)的医务人员接受过3次及以上的培训,52.7%(108/205)的医务人员最近一次培训总时长超过2 d,但是只有62.0%(127/205)的医务人员参加的培训能做到每套教具平均有不超过8人共同使用。不同科室人员的培训情况见表2。(2)操作考核:对9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现场操作考核。结果显示,所有医务人员总分均合格,各主要复苏步骤的平均得分均在1.5分以上。进一步比较具体条目的平均得分发现,正确完成初步复苏步骤、正确操作或辅助气管插管、确定需要胸外按压和确定使用肾上腺素的指征等条目的平均得分较高,但复苏前准备、正压人工呼吸操作正确和小组配合的平均得分较低。见表3。

2.jpg

3.jpg


二、新生儿复苏设备配备情况

对347所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医院产房配备了新生儿复苏气囊、新生儿面罩、气管插管和辐射保温台等基本的复苏设备,但脐静脉导管、T-组合复苏器和空氧混合仪的配备率较低,特别是区县级医院。见表4。

4.jpg


三、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情况

对347所医院的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4年,新生儿窒息(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由2.33%下降到1.79%,下降了23.2%。2010年至2014年,因出生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由2.41/万下降到1.64/万,下降了32.0%。分析显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χ2趋势=20.56,P<0.01)和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χ2趋势=77.34,P< 0.01)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5。

5.jpg


讨 论

一、第二周期新生儿复苏项目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004年以前,我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展了新生儿复苏培训。一些医学院校、学会/协会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少数省份通过组织小规模的培训班或向贫困地区捐赠新生儿复苏设备等形式,推广新生儿复苏技术。然而,这些培训在覆盖面和持续性方面存在局限,新生儿复苏技术并未真正引起重视[6]。2004年7月,我国卫生部开始实施新生儿复苏项目,明确了政府部门组织管理、学会/协会技术指导、企业资金支持的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全国层面上推广新生儿复苏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二周期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抽样调查医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下降了23.2%,因出生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下降了32.0%。第一周期项目的基线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抽样地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32%和7.55/万[3],因此,综合分析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医院抽样调查数据,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003年的6.32% 下降到2014年的1.79%,因出生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从2003年的7.55/万[1]下降到2014年的1.64/万,下降幅度分别为71.7%和78.3%。这些结果表明,第二周期的工作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新生儿复苏技术强调生后立即进行快速评估,对评估结果不理想的新生儿立即开始复苏,使这部分新生儿顺利完成出生过渡,从而有效减少了窒息、特别是重度窒息的发生。本项目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了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快速处理新生儿窒息的技术水平,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7],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死亡率。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1.部分培训重理论、轻操作,培训质量有待改进:本研究发现,97.5%的产科、儿科医生和助产士接受了院内组织的培训,但只有72.7%接受过区县级及以上组织的培训,表明医务人员主要通过院级培训获取新生儿复苏知识。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62.0%的医务人员参加的培训能做到每套教具平均有不超过8人共同使用,说明目前的培训仍存在重理论、轻操作的现象。院内培训时,每套教具多由8名以上学员共同使用,使得学员操作练习的机会较少,影响培训效果。国外经验表明,采用以操作示教为主、每位教师指导不超过5~8名学员的小班授课的培训形式,学员的技能掌握水平明显高于以讲课为主的大班授课形式[8]。新生儿复苏项目在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中均采用了以操作为主的培训模式,但在进行院内培训时,往往采取大班授课、侧重理论学习的方式,学员缺少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在今后的培训中,应采取措施增加操作练习的机会,以提高院内培训的质量。

2.技术细节掌握不熟练,团队培训需要加强:现场操作考核结果显示,尽管被抽查的所有医务人员操作考核总分均合格,但分析不同的考核条目发现,医务人员在复苏前准备、正压通气和小组配合等方面得分较低,说明医务人员对技术细节的掌握还不熟练,特别是对团队配合的训练不够。研究表明,医疗服务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避免和应对错误事件的发生[9]。Thomas等[10]开发了“新生儿复苏团队评估量表”,将团队合作技能分为信息交流、问题管理和领导力等3个维度,并通过评估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抢救录像发现,团队成员在复苏抢救过程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频次和强度,与复苏抢救的结局密切相关。该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专门训练团队合作技能的干预课程,并在一项随机对照干预研究中发现,该种课程可以显著提高复苏团队的配合程度[11]。本项目计划在今后的培训中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加强复苏团队配合能力的训练。

3.早产儿复苏能力需要加强:美国儿科学会自第5版《新生儿复苏指南》开始,逐渐重视早产儿复苏的问题,对复苏设备的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荐对早产儿复苏使用T-组合复苏器和空氧混合仪,并推荐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血氧浓度,以指导正确用氧,避免不当用氧对早产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发现这些设备的配备率仍较低。特别是在区县级医院,T-组合复苏器和空氧混合仪的配备率均低于10%,地市级医院的配备率也低于50%。而在已经配备了这些设备的机构,医务人员对这些设备的使用也不够熟练。今后的新生儿复苏项目除继续倡导各地重视早产儿复苏的设备配备外,也需要在正确使用设备方面加强培训。

三、总结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2个周期以来,促进了我国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复苏技术水平,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项目今后将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培训和复训,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培训质量,并加大对早产儿复苏设备投入和设备应用的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 Xu T, Wang HS, Ye HM, et al. Impact of a nationwide training program for neonatal resuscitation in China[J]. Chin Med J (Engl), 2012,125(8):1448-1456.

[2] Xu T, Wang H, Gong L, et al. The impact of an intervention package promoting effective neonatal resuscitation training in rural China[J]. Resuscitation, 2014,85(2):253-259. DOI: 10.1016/j.resuscitation.2013.10.020.

[3] 徐韬, 王惠珊, 宫丽敏, 等. 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中期效果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9,12(6):409-4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09.06.003.

[4] Kattwinkel J. Textbook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M]. 5th ed. Elk Grove Village, IL: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n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6: Megacode 1-2.

[5] 叶鸿瑁,虞人杰. 新生儿复苏教程[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68-171.

[6] Xu T, Niermeyer S, Lee H, et al. Reducing birth asphyxia in China by implementing the 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and helping babies breaths initiative[J]. NeoReview, 2016, 17(8):e425-434.

[7] 徐韬. 新生儿复苏培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效能分析:文献综述, meta分析与Delphi法的应用[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 3(2):85-98.

[8] Sutton RM, Niles D, Meaney PA, et al. Low-dose, high-frequency CPR training improves skill retention of in-hospital pediatric providers[J]. Pediatrics, 2011,128(1):e145-151. DOI: 10.1542/peds.2010-2105.

[9] Morey JC, Simon R, Jay GD, et al. Error reduc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hrough formal teamwork training: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MedTeams project[J]. Health Serv Res, 2002,37(6):1553-1581.

[10] Thomas EJ, Sexton JB, Lasky RE, et al. Teamwork and quality during neonatal care in the delivery room[J]. J Perinatol, 2006, 26(3):163-169. DOI: 10.1038/sj.jp.7211451.

[11] Thomas EJ, Taggart B, Crandell S, et al. Teaching teamwork during the 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a randomized trial[J]. J Perinatol, 2007,27(7):409-414. DOI: 10.1038/sj.jp.721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