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体重增长是母亲孕育胎儿的生理过程和生理变化,体重增长对妊娠期并发症、母婴妊娠结局及其远期健康均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妊娠期增重是保障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利于降低妊娠期合并症的风险,对母儿的远期健康尤其是慢性病预防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妊娠期增重过多可增加母亲剖宫产、产后体重滞留、妊娠期糖尿病和远期慢性病发病风险,以及子代巨大儿、儿童期及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妊娠期增重不足可使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及成年期慢性病发生的风险升高。国内外证据显示,妊娠期体重过度增长是女性肥胖和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妊娠期妇女体重并常规监测其体重增长状态十分必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调查结果表明,全国30个省份妇女妊娠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5kg,按照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妊娠期体重增长推荐值计算,妊娠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的比例分别为27.2%、36.2%和36.6%。由此可见,我国妊娠期妇女存在妊娠期增重不足和过多的双重问题,以增重过多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显示,一方面妊娠期增重过多将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及产后高体重滞留发生率,另一方面妊娠期增重不足也将增加妊娠合并贫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SGA发生风险及新生儿死亡率。此外,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与产后体重滞留均与女性超重肥胖相关,按照中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我国18岁以上妇女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9%和11.7%,比2002年分别增加2.2和4.1个百分点,女性中心性肥胖率达到51.4%。因此,科学管理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对我国人群肥胖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长久以来,我国缺乏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指导标准,多引用2009年美国IOM妊娠期体重增长推荐值。但由于中国和美国人群在遗传特征(身高、体重等)、膳食结构、妊娠期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美国IOM标准是采用WHO的体质指数(BMI)判定标准,与我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不同,所以不适合直接用IOM妊娠期体重增长推荐值指导我国女性妊娠期增重。
2021年9月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营养学会团标《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T/CNSS-009-2021),并于2021年10月实施,从而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此标准是以我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值大数据为基础,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并充分结合我国临床、妇幼保健以及公共卫生监测需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中国特色。本标准旨在规范妊娠期妇女体重监测方法,基于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进行评价。此标准制定和发布有助于医疗卫生机构对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进行科学管理和指导。
《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规定了中国妊娠期妇女体格测量方法和体重监测间隔,以及妊娠期体重增长推荐值和评价方法,适用于对育龄妇女单胎妊娠体重管理和科学指导。
该标准是以妊娠期妇女孕前体质指数(BMI)为前提,推荐其妊娠期体重总增长值范围和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值及范围,并且参照中国成人体质指数(BMI)标准分为四类体重状态(低体重、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不同妊娠前BMI孕妇其妊娠期体重增长推荐值不同。在标准制定中重点考虑了妊娠期体重增长对小于胎龄儿(SGA)和大于胎龄儿(LGA)的影响,同时参考妊娠期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和不良妊娠结局(SGA、LGA、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剖宫产等)的影响。此外,该标准还推荐了妊娠早期增重值,无论妊娠前BMI如何,其增重推荐范围均为0~2kg。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和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推荐值见表1。
表1 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和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推荐值
根据所对应的妊娠前BMI进行评价,将妊娠期总增重分为三类:
▶①增重适宜:妊娠期体重总增长值在推荐范围内;
▶②增重不足:妊娠期体重总增长值低于推荐范围下限;
▶③增重过多:妊娠期体重总增长值高于推荐范围上限。
将妊娠中晚期增重速率分为三类:
▶①增重速率正常: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值在推荐范围内;
▶②增重速率较慢: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值低于推荐范围下限;
▶③增重速率较快: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值高于推荐范围上限。
如果由于妊娠剧吐导致体重下降明显的孕妇,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应用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单胎自然妊娠妇女体重增长的评价,不适用于身高<140cm或体重>125kg妇女,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患者应结合临床意见进行个体化评价。▶①妊娠前BMI 分类标准不同,采用了我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
▶②总体重增长范围较IOM 标准低,更符合我国妇女的体重水平;
▶③鉴于我国妊娠期妇女贫血率较高,标准制定中考虑了妊娠期贫血作为妊娠结局相关指标。
综上,《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是我国妊娠期妇女体重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应用将有助于科学指导我国妊娠期妇女体重管理,从而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升我国妇幼人群整体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1] Xie C, Epstein LH, Eiden RD, et al. Stunting at 5 Years Among SGA Newborns[J]. Pediatrics, 2016,137(2): e20152636. DOI: 10.1542/peds.2015-2636[2] Rong K, Yu K, Han X, et al. Pre-pregnancy BMI,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postpartum weight retention: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Public Health Nutr, 2015,18(12):2172-2182. DOI: 10.1017/S1368980014002523[3] 王杰,段一凡,庞学红等.2013年中国足月单胎产妇孕期增重情况及适宜范围探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1):31-37.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8.01.007.[4]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5]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s [EB/OL]. [2015-10-10]. http://www.nap.edu/catalog/12584/weight-gain-during-pregnancy-reexamining-the-guidelines.[6]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 Mikolajczyk R T, Zhang J, Betran A P, et al. A global reference for fetal-weight and birthweight percentiles [J]. Lancet, 2011, 377(9780):1855-1861.[8]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s[EB/OL].[2015-10-10]. [9]http://www.nap.edu/catalog/12584/weight-gain-during-pregnancy-reexamining-the-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