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地址: 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 100710
无创DNA检查还是羊水穿刺,产前筛查该如何选择?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一个独立个体人的生存生活质量,更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和人类的文明发展,故而如何能更有效地低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就成了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们通过既往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12年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止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出生缺陷率为5.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90万的先天缺陷儿出生,并且这种出生率逐年上升,在我国现有的8000 多万残疾人中,70%是由于出生缺陷所致。我国出生缺陷的现状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社会问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中孕期三联血清学筛查技术,但又由于受产前筛查技术原理的限制,仍然存在较低的检出率、较高的假阳性率与较高的漏诊率,这使孕妇、家庭及社会都增加了严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一、NIPT和传统的有创的产前诊断技术区别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使利用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技术(MPS)对母体外周血中的游离DNA进行深度测序,获取胎儿染色体信息的方法。新一代的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孕妇血浆中的游离胎儿DNA因其含量高、短半衰期、容易提取,成为简便有效的胎儿基因物质来源。那么这样无创、流产风险较低,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的准爸妈的青睐,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NIPT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孕妇,那么NIPT和传统的有创的产前诊断技术区别在哪儿呢? 首先传统的有创产前诊断技术包括绒毛穿刺、羊水穿刺、脐血穿刺,穿此后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的分析,产前诊断率较高,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因为细针要进入羊膜腔,可能导致流产、感染等并发症,其中以流产较常见,穿刺后流产的发生率大约千分之三左右,这一概率不仅与孕妇本身体质和孕周有关,也与穿刺医生和超声医生的经验有关。 而NIPT检查用孕妇血液作为检测标本,而完全不进入羊膜腔的一项技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使无创产前检测成为可能,利用该技术可对母血中的微量胎儿DNA片段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三大染色体疾病。 二、准确率 另一个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关于两者准确率的比较。胎儿的染色体21、18、13三体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胎儿染色体疾病80%-90%,最常见的疾病是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这是产前诊断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面对目前产前筛查体系仍旧存在高的假阳性率的事实,哪种有效的筛查方法可以作为传统产前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准确率又如何呢? 羊水穿刺是培养胎儿脱落细胞,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它的报告涵盖人类的23对染色体,既可以知道胎儿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同时也可以诊断染色体结构异常,比如平衡异位、倒位、缺失等,其诊断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染色体疾病。但是由于取材时具有一定的风险,很多需要进行胎儿染色体诊断的孕妇因此而放弃了进行产前诊断,从而降低了产前诊断的依从性,可能增加了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那么相对而言,NIPT技术目前只能检测染色体疾病中的最常见的三种,即21三体、18三体、13三体,通过对母体外周血液中游离的胎儿DNA的大规模测序后进行分析,简单、无创、容易被人们接受。但准确率率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存在部分漏检的可能性。同时对于染色体的微重复、微缺失等结构异常或基因病变,则无法检出。也就是说此项新技术也存在潜在的不确定风险。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NIPT和传统的羊水穿刺仍然是有本质的区别,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比较准妈妈们拿到NIPT的单子中的描述内容是“21三体低风险”“18三体低风险”“13三体低风险”,换而言之宝宝99%不是21、18、13三体。但如果准妈妈拿到一份羊水穿刺报告,上面结论是“未见明显核型异常”,那么宝宝99%没有染色体疾病,100%没有21、18、13三体,那么可见两个检查的准确性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 NIPT的准确率相当高,但是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下还是无法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存在,对于一份假阳性的结果,一般再进行一次羊水穿刺就可以确诊。那么面对假阴性的结果,往往对一个家庭带来的是不堪的重负和患儿一生无尽的痛苦。 三、NIPT检查和羊水穿刺的适应证 因此,我们更需要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进行NIPT检查,什么人必须进行羊水穿刺检查?随着国内外产前诊断研究的发展,2012年国际产前诊断协会就发表声明指出,在恰当的遗传咨询下,在充分的知情同意后,通过其他筛查方法、母亲年龄或家族病史确定为高风险的孕妇,可以进行NIPT检测。 但是也同时详细的界定了非整倍体的高危人群:1.母亲年龄超过35岁;2.超声结果提示高危;3.生育过三倍体患儿;4.任何方式的血清学筛查高危结果;5.父母为13、21号染色体的平衡易位携带者;那么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该放弃NIPT的检查,直接进行羊水穿刺诊断。 而我国的专家认为,NIPT是一种几近诊断水平的检查,需要医务人员准确的把握适用人群,包括:1.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症者(发热、先兆流产、出血倾向等)2.珍贵儿,知情同意后拒绝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3.对介入性产前诊断极度焦虑的孕妇4.就诊时处于大孕周,超出目前产前诊断筛查范围的孕妇综上所述,NIPT和传统介入性产前诊断方式各有自己检查方式的优缺点,那么每一个准备检查的准妈妈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权衡利弊后进行选择,切忌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 黄赛琼. (2014). 无创DNA产前检测在早孕期高龄人群中的筛查价值. (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协和医学院). 2.APAZhu, L., Cheng, J., Zhou, B., Wei, C., Yang,W., & Jiang, D., et al. (2015). An effect strategy by noninvasive prenataltesting(NIPT)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for choroideremia diagnosisfrom a large Chinese pedigree. 第十四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3.马京梅, & 杨慧霞. (2015). 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核酸测序技术引入产前筛查策略——价值医学层面的思考.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1(9), 788-790. 4.滕月, 刘丹, 黄谱, 李旭, 李春芳, & LIUDan等. (2016). Nipt应用于胎儿非整倍体畸形诊断的研究进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7(2), 259-261. 5.杨湘玲, 朱健生, & 刘贤云. (2013). 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5(2), 15-17. 6.司艳梅, 董媛, 李珊珊, & 杨树法. (2016). 无创dna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7), 29-31. 7.马京梅, & 杨慧霞. (2015). 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核酸测序技术引入产前筛查策略——价值医学层面的思考.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1(9), 78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