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学术】SNAP-Ⅱ、SNAPPE-Ⅱ及NCIS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2023-06-12 09:34:48 浏览次数: 8449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摘要


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系统被广泛用于评估新生儿疾病危重程度、严重并发症、新生儿死亡风险以及长期预后、指导转运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评分有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Ⅱ,CRIB-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SNAP)、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version Ⅱ,SNAPPE-Ⅱ)及国内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 ,NCIS)等,虽然有多个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系统使用,但尚无公认的、理想的、最适用于评估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该文针对SNAP-Ⅱ、SNAPPE-Ⅱ及NCIS三种评分系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NAP-Ⅱ, SNAPPE-Ⅱ and NCIS


The 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ing system is widely us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neonatal disease, serious complications, neonatal mortality risk, long-term prognosis, and guide transport.At present, the scores widely used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e 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CRIB), 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Ⅱ(CRIB-Ⅱ), 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SNAP), 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Ⅱ(SNAP-Ⅱ), 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perinatal extension, version Ⅱ(SNAPPE-Ⅱ), and 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 etc.Although there are many 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ing systems, there is no recognized and ideal score, the most suitable score for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neonatal disease.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hree scoring systems SNAP-Ⅱ, SNAPPE-Ⅱ and NCIS.


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围生保健质量及新生儿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指标,在5周岁以内的儿童死亡中,于新生儿期发生的死亡占比47%[1]。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二胎政策的放开、并且高龄妊娠的人群数量逐步增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危重患儿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2]。新生儿病情复杂、功能发育不成熟、胎龄小、体重低等均是导致新生儿高死亡率的原因[3,4]。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不仅客观评价危重患儿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也可作为与家属沟通的工具、评价治疗措施、评估医疗费用、指导危重患儿转运等[5]。目前,国内外较为广泛使用的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有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CRIB)、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clinical risk index for babies Ⅱ,CRIB-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SNAP)、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 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version Ⅱ,SNAPPE-Ⅱ)及国内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等[6]。本文将对SNAP-Ⅱ、SNAPPE-Ⅱ及NCIS的发展、临床应用以及每种评分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1 三种疾病危重评分系统介绍

SNAP-Ⅱ是2001年由Richardson等[7]在SNAP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重新校准,通过减少评估指标的数量和去除一些难以定义或复杂的项目,使整个评估过程更加简便和可靠。SNAP-Ⅱ的评估对象为所有胎龄的新生儿,其评估项目包含平均血压(MBP)、最低体温、PO2/FiO2、pH、多次惊厥及尿量6个生理指标。为减少治疗偏倚的影响,评估时间也从24 h缩短到12 h。SNAP-Ⅱ的总分为115分,得分越高,病情越危重。

SNAPPE-Ⅱ同样是由Richardson等[7]在SNAP-Ⅱ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围生期指标,即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和5分钟Apgar评分3个参数。其总分为162分,总得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危重。

NCIS是2001年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联合拟定的,并且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的对象同样为所有胎龄的新生儿,其评估时间则为入院后24 h内,具体包括两部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和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包含的主要数据有呼吸、心率、血钠、血钾、血尿素氮或肌酐、收缩压、PaO2、pH值、红细胞压积和胃肠道表现共计十项内容,每项指标10分,得分越低,病情越危重。选取在24 h内最异常的检测值进行评估,小于70分为极危重,70~90分为危重,超过90分为非危重。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包括:(1)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机械辅助通气、多次发生呼吸暂停,以及对刺激反应不强烈的患儿;(2)出现反复抽搐,经积极治疗后抽搐仍不能缓解且持续24 h以上者;(3)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心力衰竭、心室扑动和纤颤、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等严重的心律紊乱;(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没有任何反应;(6)体温≤30 ℃或≥41 ℃;(7)硬肿范围大于70%;(8)血糖<1.1 mmol/L(20 mg/dl);(9)符合换血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10)出生体重≤1 000 g。符合以上十项中的一项即评为危重[8]

2 三种疾病危重评分系统的比较

在适用范围方面,SNAP-Ⅱ、SNAPPE-Ⅱ及NCIS均可对整个新生儿群体进行评估,包括所有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危重患儿。但由于导致新生儿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为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因素,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是针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在评估时间方面,SNAP-Ⅱ和SNAPPE-Ⅱ是在入院后的12 h之内对患儿进行评估,但由于SNAP-Ⅱ是根据生理指标对危重患儿的死亡风险进行评估,生理学参数会随着时间和治疗措施而改变,故有学者对SNAP-Ⅱ是否可以用于出生1 d后的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连续评估存在疑问[9]。而SNAPPE-Ⅱ是综合了生理因素和围生期因素来对患儿进行评估,围生期因素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故其只需在生后12 h内评估1次即可。NCIS则要求在24 h内选取最差的检测值进行评估,当某一项的检测值在正常范围时,临床上考虑短期内变化不大,且标本较难获取时,则可按检测正常来进行评分,但是需要说明评估的时间和患儿的病情[8]。SNAP-Ⅱ在SNAP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之后,评估指标容易获取,整个评估过程在2~4 min内即可完成[9],SNAPPE-Ⅱ可以在5~10 min内完成评估,NCIS可以在20~30 min内完成评估。

3 三种疾病危重评分系统的临床研究

SNAP-Ⅱ和SNAPPE-Ⅱ从2001年提出至今,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其预测某些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危重程度以及死亡风险等方面的准确性。在预测疾病方面,Snoek等[10]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明,SNAP-Ⅱ不仅在预测先天性膈疝患儿的死亡风险方面有着良好的准确性,且能预测此类患儿最终采取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需求。Nakwan等[11]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SNAP-Ⅱ可以预测患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的病死率,且当SNAP-Ⅱ的得分大于43时,PPHN患儿的死亡风险较高。Sundaram等[12]的研究发现,可以使用SNAP-Ⅱ来预测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最终的死亡风险以及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当SNAP-Ⅱ的分数大于40分时,预测价值较好,且SNAP-Ⅱ中的单个指标对于预测此类患儿的病死率意义不大。但Pal等[13]却认为SNAP-Ⅱ不仅在预测新生儿败血症的不良结局方面有着高度准确性,且SNAP-Ⅱ中的单个指标在预测不良结局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SNAPPE-Ⅱ是预测新生儿结局的重要工具,Samanta等[14]认为在发生脓毒症的患儿中,SNAPPE-Ⅱ的分数大于20分时,可以预测此类患儿的死亡风险,对此类患儿早期转运也有着指导价值。且SNAPPE-Ⅱ预测预后时不受脓毒症因素的影响,即血培养阳性并不会改变SNAPPE-Ⅱ在评价此类患儿预后时的得分。有研究者在一项针对278例胎龄不足32周、出生体重不足1 500 g的新生儿的回顾性调查中证实,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患儿,SNAPPE-Ⅱ的分数显著升高,且随着得分的增高,发生ROP和BPD的概率也增加[15]。Fortes等[16]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也发现了SNAPPE-Ⅱ在预测早产儿ROP方面有着明显的相关性,ROP患儿的得分要比正常新生儿的得分明显升高。在预测肾功能衰竭方面,有研究表明,较高的SNAPPE-Ⅱ评分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及死亡风险有着相关性,如Naunova-Timovska等[17]在2019年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证实SNAPPE-Ⅱ的高分数与急性肾损伤患儿的高病死率之间的正相关性。SNAPPE-Ⅱ在预测早产儿发生脑室内出血(IVH)、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结局和死亡风险等方面均有着良好的预测性能[18]

由于NCIS是我国制定和使用的,故大部分研究都是国内学者进行证实和发表的。使用"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关键词进入PubMed数据库检索,也只有一篇2017年发表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的文章。国内学者陈锶和黄为民[19]的一项关于23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研究中发现,NCIS在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风险的性能与SNAP-Ⅱ、SNAPPE-Ⅱ的预测性能相仿,其AUC值分别为0.859、0.767、0.798,且当NCIS的评分法与单项指标联合进行评估时,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管峥等[20]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同样证实了NCI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方面的预测价值。蒋晓乐等[21]认为,NCIS的评分越低,早产儿发生BPD的风险越高。对于早产儿BPD的预测方面,SNAP-Ⅱ及SNAPPE-Ⅱ同样有着显著相关性[22]

在预测危重新生儿病死风险方面,SNAP-Ⅱ、SNAPPE-Ⅱ及NCIS均有被报道具备较高的预测价值。Beltempo等[23]的一项针对早产儿的回顾性研究表明,SNAP-Ⅱ与早产儿病死率及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当确定SNAP-Ⅱ的临界值(高于临界值死亡风险升高)或使用SNAP-Ⅱ进行连续性评估时,能够提高对死亡风险的预测性能。Shrestha等[24]在对126例符合要求的新生儿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SNAP-Ⅱ和SNAPPE-Ⅱ均可以帮助预测新生儿死亡风险,且SNAP-Ⅱ的预测性能要优于SNAPPE-Ⅱ,其AUC值分别为0.82、0.78。但Radfar等[25]却认为,SNAP-Ⅱ和SNAPPE-Ⅱ在预测新生儿病死率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其AUC值分别为0.992、0.994。Mesquita等[26]为探讨生后年龄是否会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产生影响,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要求的新生儿根据日龄分为3组,结果表明SNAP-Ⅱ和SNAPPE-Ⅱ在生后几小时至生后6 d的新生儿中,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而对生后7~14 d以及15~28 d的新生儿病死率的预测效果欠佳,这可能与院内感染、新生儿转运等因素有关。Muktan等[27]认为随着SNAPPE-Ⅱ分数的增加,新生儿发生死亡风险的概率也越高,当分数大于38分时,预测死亡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故SNAPPE-Ⅱ是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有用工具,AUC值为0.917。

NCIS对新生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也得到较多的国内学者报道,裴桂英和姜赤秋[28]在对252例危重新生儿的研究中指出,NCIS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的准确性较差,AUC值为0.687,但单项指标对死亡风险的评估及病情的预测有着指导价值,在这项研究中也对SNAPPE-Ⅱ的预测效能进行了研究,其预测危重新生儿有死亡风险的AUC值为0.717,准确性优于NCIS。邱如新和杨莉[29]在对比SNAPPE-Ⅱ和NCIS两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时发现,NCIS预测新生儿死亡风险的AUC值为0.934,而SNAPPE-Ⅱ对危重患儿的预测能力稍弱于NCIS,其AUC值为0.926。随后,陈翠瑶等[30]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在对269例危重新生儿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SNAPPE-Ⅱ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能力高于NCIS,AUC值分别为0.717、0.687,且NCIS的单项指标对于危重患儿有着更高的预测价值。

新生儿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快速且准确地评估危重患儿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和新生儿的预后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的SNAP-Ⅱ、SNAPPE-Ⅱ以及NCIS是目前较广泛使用的评分系统,但关于三种评分方法的预测性能仍然存在一部分争议,且何种评分方法对于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更优,也有不同学者秉持着不同的观点。NCIS是我国制定并应用于国内NICU的评分,该评分系统至今已20年。随着新生儿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以及各项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救治成功日趋增多,判断新生儿危重程度的NCIS的相关指标也应随之更新。因此,未来可能需要更加完善、更加理想的评分系统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