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地址: 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 100710
新生儿颈椎椎前间隙感染1例
【摘要】本文报告1例颈椎椎前间隙感染致四肢肌张力低下的新生儿,生后17 d以发热伴四肢活动减少起病,颈部MRI提示颈椎椎前软组织肿胀伴局部积液,血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生长,予积极抗感染后肌张力恢复,复查颈部MRI正常,预后良好。
患儿女,18 d,因“发热伴四肢活动减少1 d”入院。1 d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伴四肢活动减少,双上肢无自主活动,抱起时上肢下垂呈软瘫状。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 090 g,无窒息抢救史。母孕期体健;胞姐3岁,体健。入院查体:T 37.9℃,P 164次/min,R 52次/min,Bp 82/56 mmHg,精神差,头喜偏向右侧,痛苦面容,颈软,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上肢软瘫,双下肢刺激后在水平面有移动,握持反射未引出,四肢被动活动无哭闹,肢端凉,CRT 4 s。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4.0×109/L,NE% 68.1%;CRP 42.7 mg/L;降钙素原 5.26 ng/ml;红细胞沉降率 46 mm/h;血生化、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血氨、乳酸及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示脑实质未见异常。入院后予青霉素钠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患儿入院第3天体温正常,双上肢可水平移动,双下肢可抬起。血培养回报大肠埃希菌生长,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敏感;颈椎MRI回报:颈椎(颈3~7)椎前软组织肿胀伴局部积液,向前压迫气管移位,向后压迫脊髓硬膜引起脊髓压迫,见图1。诊断为颈椎椎前间隙感染。外科会诊考虑感染位置深、炎症指标及临床症状好转,暂不予引流处理,停青霉素钠,继续美罗培南抗感染。患儿四肢肌张力及肢体活动逐渐恢复,复查炎性指标大致正常。入院第14 天复查MRI:颈椎椎前软组织无明显肿胀,气管位置正常,脑实质未见异常。抗感染治疗3周,连续两次血培养阴性,四肢活动正常后出院。院外口服法罗培南片治疗1周,门诊监测炎性指标均正常后停药;1岁10个月复查颈椎MRI未见异常;随访至2岁,患儿四肢活动、智力及生长发育正常。
讨论
颈椎椎间隙感染是颈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的化脓性感染病变[1]。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多见,最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各种兼性革兰阴性杆菌、分枝杆菌和真菌[2]。经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未见新生儿起病报道,成人本病亦少见,极易误诊,常为继发性,多见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颈部手术或有创操作的患者。最常见症状是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发热和背痛,约1/3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为神经痛,重者为瘫痪),并发症源于脊髓硬膜外积液引起脊髓压迫,4%~22%的患者会发生不可逆瘫痪[3]。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为抗感染,一般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时间至少6周[4]。
本例为晚期新生儿,发病前四肢肌张力正常,以发热起病,伴四肢肌张力进行性下降,双上肢明显,颈部MRI提示椎前间隙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椎前软组织肿胀消退,肌张力恢复。椎前间隙是以椎前筋膜为界,后侧起于棘突,包绕夹肌、竖脊肌和半棘肌的潜在间隙,由于解剖关系复杂,部位隐蔽,其感染时不易早期诊断,若处理不及时可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对于以肌张力低下伴感染、发热急性起病的新生儿,及时做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积极处理可以减少瘫痪等后遗症的发生。
引用本文: 侯秋英, 应勤来, 滕懿群. 新生儿颈椎椎前间隙感染1例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3, 38(6) : 367-368.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3.06.010.
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