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地址: 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 100710
新生儿精氨酰琥珀酸尿症一例
要
摘 要
精氨酰琥珀酸尿症是由于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缺乏导致的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类似败血症、颅内出血,容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拒乳、反应低下”起病的新生儿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病例资料
患儿男,生后3 d,因“拒乳、反应低下30 min”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9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 660 g,出生史无特殊。生后3 d无明显诱因出现拒乳、反应低下。母亲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受孕,孕期产检无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时患儿深昏迷,呼吸浅慢,前囟饱满、张力高,四肢肌张力高、强直样,血压121~92/82~67 mmHg,平均动脉压78~91 mmHg。入院当天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糖、电解质正常,血培养、脑脊液检查正常。入院诊断新生儿惊厥、新生儿高血压、高血压继发脑出血或脑水肿,予镇静止惊、降颅内压、止血、降压、防治感染等治疗,同时予禁食、肠外营养及呼吸支持。20 h后患儿血压降至73/47 mmHg,仍呈深昏迷状态,前囟饱满。脑功能监护呈重度异常(无睡眠觉醒周期、持续低电压、暴发抑制波);头颅B超未见颅内出血。入院第3天血氨1 728.7 μmol/L,诊断高氨血症伴中毒性脑病,停用氨基酸,予10%葡萄糖10~12 mg/(kg·min)和L-精氨酸200 mg/kg静脉滴注治疗。住院第6天患儿病情无好转,家长签字出院后患儿死亡。血串联质谱回报:Cit、Gln、Lys、Met、Pro、C4-OH、Arg/Orn、Cit/Phe升高,Orn/Cit降低,提示希特林缺陷症、尿素循环障碍(瓜氨酸血症Ⅰ型或精氨酰琥珀酸尿症)可能,伴高氨血症、酮症及高乳酸血症。高通量测序技术(二代测序)回报:患儿TrIo基因突变,突变位点c.719-1G>C,为纯合致病性变异,其父母TrIo基因均检测到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rginylsuccinate lyase,ASL)基因的一个杂合变异。诊断精氨酰琥珀酸尿症(arginylsuccinuria,ASA)明确。
讨论
ASA是由于ASL先天缺乏导致的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率为 1/70 000[1],仅次于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症[2]。由于患儿先天缺乏ASL,氨无法合成尿素排出而在体内蓄积,形成高氨血症,新生儿期起病者血氨多在300 μmol/L以上,而血氨300~400 μmol/L即可陷入昏迷。ASA患儿常出生24~48 h后起病,表现为拒乳、呕吐、昏迷、惊厥、前囟突起、肌张力增高,甚至是去大脑强直样表现,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常死于脑水肿。需与败血症、颅内出血鉴别[3]。本例患儿生后3 d出现拒乳、反应低下、深昏迷,四肢肌张力高、强直样,前囟饱满、张力高,对刺激无反应,并除外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出血,血氨高达1 728.7 μmol/L,血串联质谱提示尿素循环障碍(瓜氨酸血症Ⅰ型)可能,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ASL基因纯合致病性变异,诊断ASA明确。
本例患儿伴有高血压,这可能因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一氧化氮合成有关,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前体,与小动脉平滑肌功能有关[4],而尿素循环障碍新生儿精氨酸降低,所以少部分病例伴有高血压。本例患儿入院时有高血压,治疗20 h后血压降至正常,但因患儿发病早、程度重,病情进展迅速,最终死亡。因此建议今后对早期新生儿出现昏迷、反应低下尤其伴高血压者,应警惕遗传代谢病,应尽早行血氨、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基因检测,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引用本文: 郭芳, 张静, 李佳. 新生儿精氨酰琥珀酸尿症一例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1, 36(2) : 60-61.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