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新生儿手足口病六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 2021-11-08 09:19:03 浏览次数: 8135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摘要

目的

介绍新生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

结果

共纳入6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2例;日龄≤7 d 2例,8~28 d 4例;发病时间在4~7月5例,1月1例;有明确手足口病接触史2例;以发热、手足皮疹起病4例,发热、手足皮疹、口腔溃疡起病1例,臀部皮疹、口腔溃疡起病1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4例。6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为轻症,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结论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对于发热和(或)皮疹新生儿亦应注意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最常见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 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 EV71)感染[1],临床表现为厌食、口痛、低热,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治疗1周后,多数患儿可痊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重症患儿可死亡[2]。手足口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绝大多数为1~3岁幼儿[3]。新生儿手足口病少见,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新生儿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手足口病患儿。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1]:(1)临床诊断病例:①在流行季节发病;②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示可无发热。皮疹不典型病例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无皮疹病例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①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②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③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升高4倍以上。普通病例(轻症):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重症病例:(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啰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二、方法

1.资料收集:

查阅病例,记录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等。

2.病毒检测方法:

采集患儿肛拭子,应用广州中山达安基因试剂公司手足口病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行CoxA16、肠道病毒通用型(EV-U)及EV71核酸检测。

3.治疗和护理方法[4]

患儿于隔离病房,通风、温湿度适宜,普通病例主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阿昔洛韦软膏涂抹皮疹处;合并肺炎患儿加用抗生素,合并黄疸患儿给予蓝光照射,发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观察患儿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结果


一、一般资料

共纳入6例新生儿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4例,女2例;早期新生儿(生后1周内)2例,晚期新生儿(生后2~4周)4例;发病时间1、4、6、7月份各1例,5月份2例;接触手足口病儿童(门诊EV-U核酸检测阳性)2例,无明确接触史4例。

二、临床表现

以发热、手足皮疹起病4例,发热、手足皮疹、口腔溃疡起病1例,臀部皮疹、口腔溃疡起病1例。皮疹6例,表现为红色丘疹、斑丘疹,边缘见红晕;其中手掌、足底、膝盖、臀部均有皮疹1例,双手掌、足底皮疹1例,双足底皮疹2例,臀部皮疹并口腔溃疡1例,手掌、足底皮疹并口腔咽峡部疱疹1例;口腔病变2例,表现为口腔黏膜1到数个绿豆大小的水疱、糜烂面、溃疡;发热5例,发热时间7 h~2 d,腋下体温38~39 ℃ 1例,37.4~38 ℃ 4例;合并支气管肺炎1例,合并高胆红素血症4例。

三、实验室检查

6例患儿血白细胞均<11×109/L;C反应蛋白升高1例;血糖升高1例;肌酸激酶升高3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3例,肌钙蛋白I均正常;EV-U核酸检测阳性4例,其中2例与接触的手足口病患儿病毒检测一致;CoxA16、EV-U、EV71均阴性2例。除1例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行胸部X线片检查,余患儿无呼吸道症状体征,未行X线片检查。

四、治疗与及预后

6例患儿均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及加强皮肤、口腔护理,患儿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在治疗3 d后明显好转,皮疹消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均未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表现,5~7 d治愈出院。


讨论


手足口病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新生儿手足口病相关文献较少。新生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低可能与母传抗体水平高,以及新生儿主要在家喂养,与外环境病毒接触机会较少等原因有关。较高水平的母传抗体对新生儿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随时间推移保护作用逐渐下降,一般在12月龄后消失,12~36月龄成为儿童手足口病高发期[5]。新生儿抵抗力低,与患病儿童或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后,易交叉感染而发病。本文报道的新生儿手足口病病例临床特点典型,集中在4~7月份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发病,部分病例有明确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诊断成立。男婴较女婴多,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6,7]。因新生儿包裹多,张口少,无法叙述口腔疼痛,父母难以发现皮肤及口腔病变,故多数以发热或其他合并症就诊时医生体检发现。本组病例均为轻症,原因可能为家长对新生儿关注多,及时就诊,所感染病毒毒性小,致病性弱。实验室检查显示患儿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C反应蛋白不高,符合病毒感染特点。本组患儿经病毒检测4例为EV-U,与文献报道儿童门诊轻症病例病原学检测EV71型阳性率最高[8]不一致,可能与本研究收集例数较少,不能反映病例收集期间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点有关。新生儿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而且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本组患儿均为轻症,故未予静脉或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患儿均治愈出院。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可由母亲、亲属、医护人员等经口、呼吸道传播引起,也可由胎盘、羊水经产道感染[9]。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患儿发病后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可防止患儿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提高治愈率。


引用本文: 陈妍羽, 丘丽莉, 封华海, 等.  新生儿手足口病六例临床分析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7,32 (03): 217-219.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7.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