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教育

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发布时间: 2025-04-14 10:01:19 浏览次数: 76来源: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摘要


目的

调查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4个维度,共25个问题,每个问题1~5分),于2023年6月对我国1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和新生儿病房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203名NICU和新生儿病房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各问题的均分为(4.3±0.9)分,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为体位支持的意义(4.5±0.9)分、体位支持的自我努力与社会支持(4.3±0.8)分、体位支持的信心(4.1±0.9)分、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4.0±1.1)分。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得分高于专科以下学历护士,综合医院护士高于儿科专科医院和妇幼医院护士,儿科专科医院护士高于妇幼医院护士,正式在编护士高于合同制和派遣制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我国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总体较好,但体位支持的信心还需加强,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建议在新生儿科护士培训和新生儿学术会议中强化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理念及实施,并对早产儿体位支持方法进行指导。


2020年全球范围内有1 340万早产儿出生,早产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 1 ] 。随着围生期和新生儿医疗护理水平的飞速发展,早产儿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其神经发育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 2 ] 。神经行为发育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产儿出生后的体位与其日后的神经系统发育高度相关 [ 3 ]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肢体力量不足,缺乏对身体运动和姿势的控制,常呈被动体位 [ 4 ] 。研究显示,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会导致早产儿出现头颅畸形、颅内出血、呼吸暂停、窒息等问题,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 5 ] 。因此,及时纠正早产儿的不良体位,提供积极的体位支持,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 6 ] 。新生儿科护士是早产儿体位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其具备的早产儿体位支持相关知识、技能和行为会对早产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 7 ] 。国内外多项研究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掌握的早产儿体位相关知识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但未对体位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 8 , 9 , 10 ] 。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multi-theory model,MTM)是根据多种行为理论优势整合形成的一种简化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 [ 11 ] 。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在MTM基础上编制而成,分为体位支持的意义、体位支持的自我努力与社会支持、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支持、体位支持的信心4个维度 [ 12 ] 。本研究使用该量表从不同维度调查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新生儿科护士的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6月选取我国1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NICU和新生儿病房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入选标准:(1)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直接为新生儿提供临床护理服务;(3)临床工作时间≥1年;(4)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2研117-002),入选护士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团队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类型、任职方式、目前工作科室、在目前护理单元的工作年限、每班工作时长等10项内容。(2)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研究团队在系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 11 ] ,以健康行为改变的MTM框架编制形成。量表包括体位支持的意义(10个问题)、体位支持的自我努力与社会支持(9个问题)、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支持(3个问题)、体位支持的信心(3个问题)4个维度,共25个问题,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不赞同”,2=“不太赞同”,3=“一般”,4=“比较赞同”,5=“非常赞同”,每个问题得分1~5分,总分25~125分,得分越高说明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越好。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 [ 12 ] 

2.资料收集: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电子问卷,通过微信平台发送问卷链接给研究对象。注明问卷调查目的、问卷填写方法以及填写问卷所需时间,将所有问题均设为必答项,设置每个ID仅能填写和提交1份问卷。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 1, Q 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共纳入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12所医院的203名护士。男5名(2.5%),女198名(97.5%),年龄分布、文化程度、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类型、任职方式、目前工作科室、职务、目前科室的工作年限、每班工作时长等情况,见 表1 。

图片

二、护理支持行为状况


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每个问题满分5分)平均分(4.3±0.9)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体位支持的意义,得分最低的维度为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支持。见 表2 。

图片

三、不同特征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比较


对新生儿科护士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任职方式、工作单位类型的新生儿科护士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得分高于专科以下学历护士,综合医院护士高于儿科专科医院和妇幼医院护士,儿科专科医院护士高于妇幼医院护士,正式在编护士高于合同制和派遣制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3 。

图片


讨 论


一、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的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各问题的均分为(4.3±0.9)分,整体结果较好,反映了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培训已经受到重视。在各个维度中,体位支持的意义维度得分最高,为(4.5±0.9)分,这表明护士普遍认识到早产儿体位支持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与Baghlani等 [ 13 ] 的研究结果一致。在NICU和新生儿病房中,体位管理是早产儿护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体位管理的优化对于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至关重要 [ 14 ] 。由于新生儿科护士是早产儿体位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其对体位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的护理质量 [ 7 ] 。然而,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支持维度得分相对较低,为(4.0±1.1)分。在NICU和新生儿病房中,体位支持物理环境的构建与优化需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同时还要配备体位评估工具,为护士提供持续教育与学习的资源。得分较低的原因可能包括新生儿科护士人员紧张、工作量饱和 [ 15 ] ,以及病房缺乏临床实用的体位评估工具来指导护士进行早产儿体位支持。Saadieh等 [ 16 ] 开发了婴儿体位评估工具(the infant position assessment tool,IPAT),可对新生儿体位评估和摆放进行标准量化。李蕊等 [ 17 ] 将IPAT用于NICU的早产儿中,通过IPAT指导早产儿体位的评估和摆放,结果显示,其缩短了早产儿的胃管留置时间和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促进了早产儿生长发育。因此,临床管理者应考虑扩充护士队伍,解决体位支持人手不足的问题,并引进早产儿体位评估工具,例如将IPAT悬挂于早产儿床旁,以供护士随时使用。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体位支持的信心维度得分不高,表明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的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临床培训中应采用工作坊、一对一床边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早产儿体位支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 18 ] ,增强新生儿科护士体位支持的信心。


二、新生儿科护士体位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


1.文化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文化程度对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有影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在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方面的得分高于大专以下学历的护士。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护士文化程度与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这与杨茹等 [ 19 ] 的研究结果一致。首先,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通常展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早产儿发育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践中增强体位支持的信心。其次,这些护士更有可能参与护理研究,通过文献查阅获得早产儿护理领域的前沿知识,了解国内外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方面的最新进展。这种知识更新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护理思路和方法,而且激励他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自我提升和应用。

Robison [ 20 ] 、Ohlsson和Jacobs [ 21 ] 的研究均发现,通过继续教育提高NICU护士的发育支持护理知识,逐渐建立护士的态度和信念,能进一步促进发育支持护理行为的落实。因此,临床应加强对早产儿体位支持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确保不同文化程度的护士均能掌握这些关键技能。通过这种全面的培训,提升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实施体位支持的能力,进而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2.工作单位类型:本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单位类型是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综合医院体位支持行为得分最高,妇幼保健院得分最低,此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 [ 8 , 19 ] 。张歆睿等 [ 8 ] 使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问卷对207名N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妇幼保健院工作的NICU护士的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评分高于综合医院工作的护士。杨茹等 [ 19 ] 使用自制的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环境设计、体位支持、保护睡眠等7个方面对1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专科医院发育支持护理的开展情况好于综合医院。这可能与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和已有研究不同、调查维度不同有关。本研究使用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从体位支持的意义、体位支持的自我努力与社会支持、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支持、体位支持的信心4个维度调查新生儿科护士体位支持的意愿及持续进行体位支持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与已有研究比较,既包含新生儿科护士体位支持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也包含了物理环境支持和社会支持。此外,儿科专科医院和妇幼医院没有综合医院得分高,可能与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有一定关系,样本选择、问卷收集和填写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未来需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三、小结


新生儿科护士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体位支持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从不同维度对全国12家医院的NICU和新生儿病房护士调查显示,新生儿科护士在体位支持方面表现良好,调查对象普遍认识到体位支持护理的重要性。然而,受限于人员不足、评估工具缺乏及学习材料不足等因素制约,体位支持行为仍受到影响。此外,护士在体位支持方法掌握上的不足也降低了其执行信心。本研究综合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调查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医院类型与护士文化水平同样影响体位支持行为。因此,建议医院改善环境,为新生儿科护士提供体位管理支持,并强化早产儿体位支持方法的培训和指导,以增强护士信心,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引用本文: 李变,葛侯睿,杜雪燕,等. 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25,40(03):142-147.DOI:10.3760/cma.j.cn101451-20240812-00281.